在长丰建县六十周年的历史坐标上,一位书法家的名字与这片土地的文化脉动紧密相连——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合肥市书协副主席、长丰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杨文浏。从点墨书斋到全国展厅,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他以笔墨为犁铧,深耕文化沃土。这位扎根基层的书法家,用半生光阴书写着长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答卷。
在当代中国书坛,杨文浏的名字始终与“守正创新”紧密相连。其书法作品30余次亮相国家级大展,先后斩获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首届书法小品展等中国书协主办展赛最高奖,更以《钟宇的马郢计划》《革命先行者崔筱斋》等饱含时代温度的作品,堪称书法版的“时代纪录片”,五度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题大展。全国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入展证书上,遒劲的笔锋里藏着长丰水土的质朴,苍润的墨色里流淌着江淮大地的风骨。
艺术成就的背后,是四十载如一日的砚田苦耕。杨文浏深谙“技道双修”之理,既在二王法帖中锤炼笔法精微,又在汉魏碑刻间汲取雄浑气象。这位从长丰走出的书法家,已然用作品在当代书坛树立起“徽派书风”的鲜明旗帜。
“书画艺术不是书斋里的孤芳自赏,而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作为合肥市宣传文化系统名家工作室领衔人,杨文浏始终将艺术理想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他主导策划书法大赛、书画临摹展,让长丰的田间地头跃动起翰墨雅韵,更是为书画爱好者搭建了“圆梦舞台”。
近年来,为扶持精品创作,长丰县陆续出台了多个奖励办法,对优秀文艺作品进行奖励。2021年出台的《长丰县文学艺术精品和文艺人才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大幅提高奖励标准。2022年,长丰县实施文艺人才培养激励计划——“丰翼”培养计划,在专业培训、办展、入会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奖励标准的提高直接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促使创作者聚焦时代主题和地域特色进行精品创作。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反映长丰乡村振兴、民俗文化、红色历史等题材的优质作品,形成了具有本土辨识度的创作矩阵。
长丰从曾经的文化“小透明”,到如今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文化人才层出不穷,杨文浏用自己的方式,为长丰文化事业按下了“加速键”。他的艺术成就,让长丰在书法界“刷足了存在感”;他组织的文化活动,让长丰的文化事业“支棱起来”;他的公益善举,更是温暖了无数长丰人的心。他就是长丰文化发展的“活名片”,激励着更多人投身文化建设,在传承与创新中解锁更多“高光时刻”,为长丰的发展注入满满的“文化能量”,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郑茹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