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餐饭”到“一片情”,打造有烟火气的社会服务生态圈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5-22 10:05:01 责编: 余蕾

在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汇林园小区,79岁的独居老人范阿姨正趴在窗边张望。楼道拐角,志愿者凌芳芳的红马甲刚一出现,老人便颤巍巍地打开家门:“丫头,今天又带了啥好吃的?”翻滚的炒锅香气弥漫,在蒸腾的热气中,两代人相视而笑的场景,成为这个老龄化社区最动人的日常。

以食为介:让关怀化作熟悉的烟火气

作为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回迁安置社区,汇林园社区有60岁以上残疾老年群体50余人及独居、重病及困难老人80余人。特殊老年群体“吃饭难、陪伴缺、安全忧”的困境,成为社区最为牵挂的事。为此,莲花中心汇林园社区以“一顿饭的陪伴”为切入点,巧妙化解老年群体接受帮助时的心理隔阂——当志愿者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信任正在氤氲的热气中自然生长。

通过构建“一顿饭+多元服务”轻量化模式,汇林园社区突破程式化对接下传统养老服务的距离感:上门时“顺手”更换老化的电插排、做饭时“随口”询问身体近况、饭后“顺便”帮老人理个头发……这种融入日常生活的服务,实现了基础服务与延伸关怀的叠加,在解决老年群体用餐需求的同时,嵌入情感陪伴、健康管理等综合服务,将人间烟火化作最温暖的情感纽带。

五社五莲:小餐桌撬动大温暖的社区实验

一张方桌、几盘热菜,“一顿饭的陪伴”,正成为汇林园社区撬动基层治理的“支点”,也成为莲花中心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五“莲”模式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深耕辖区特色,莲花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五“莲”治理模式——统筹“莲”平台,打造资源汇聚的共享阵地;精准“莲”需求,绘制居民心愿的动态图谱;实施“莲”项目,推出直击痛点的暖心服务;培育“莲”人才,以社区治理学院锻造专业高效的治理队伍;匹配“莲”资源,搭建党建引领企业联动的支持网络。

通过五“莲”模式深入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莲花中心将社会服务平台化作资源枢纽,以专业社工注入服务动能,借社区社会组织激活自治活力,靠资源链接织密保障网络,用自治组织夯实治理根基,形成了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社会服务生态圈。

近年来,五“莲”模式持续释放效能,先后打造“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莲心共治 美丽莲花”系列微创投项目、“繁华共治 美丽莲花”一老一小服务项目等众多社会服务项目,涉及“一老一小”、小区治理、社会救助、社区文化等众多志愿服务领域。莲花中心已孵化组建各类社会服务志愿队伍44支,2024年1月以来,开展志愿活动146场,惠及居民超过5000人次。关爱如春风化雨,正浸润着莲花中心的每一寸土地。

长效守护:让温暖成为可传承的社区基因

如今的莲花中心,社会服务已形成了“发现需求—精准对接—效果反馈—优化提升”的完整闭环:清晨,在东海花园,张萍准时为沈爷爷送来常备的降压药,并与老人话起家常,了解近况;午后,在正大广场,袁五艳与爱心商户带着数十个孩子,动手体验披萨的制作过程;暮色降临,在华地润园,吴志传提着工具箱,匆匆赶往寻求帮助的居民家中,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华灯初上,在绿苑小区,朱亭和“银龄伙伴”的志愿者们正挨家挨户查看独居老人家中的“亮灯”情况,确保老人们的安全……这些看似零散的场景,正温和地发生“化学反应”,重塑社区的情感生态。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社会服务的行列中,其中不乏一些曾接受过帮助的居民。曾经,他们在社区的关怀下感受到了温暖,如今,他们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从受助到助人,这种良性生态,让社会服务从政府“独唱”变成全民“合唱”,也让温暖在人们的心间悄然流淌。

从一餐热饭,到一句寒暄,再到一片温情,在千万个微小却坚定的善意中,莲花中心正用充满烟火气息的服务,编织起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温暖图景。(高晶玉 张念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