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西县三河镇龙安社区,分布在小区的居民休息亭不仅是遮阳避雨的场所,更成了社区服务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龙安社区以“睦邻亭”为载体,创新打造“亭里亭外”服务品牌,通过“微服务”“微议事”“微活动”,将群众需求解决在“家门口”,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睦邻亭”变身“解忧亭”,矛盾化解在“亭内”
“多亏社区在亭子里开调解会,楼上漏水的事终于解决了!”家住振兴苑的张奶奶提起社区的“亭内调解”赞不绝口。原来,社区将“睦邻亭”作为“流动调解室”,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律师定期驻点,针对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问题现场“把脉开方”。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楼道堆物、宠物扰民等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
“睦邻亭”升级“暖心亭”,关爱服务送进“亭外”
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近40%的特点,龙安社区以“睦邻亭”为枢纽,延伸出“亭外服务链”。每月15日,亭前的空地上都会支起“健康驿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特别是独居老人,经常来亭里聊天的独居老人没出现的话,社区志愿者人员就会上门询问,“大爷、大妈今天怎么没有去亭里聊天啊,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啊,需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啊”,在一声声问候声中,让独居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馨和温暖。
“睦邻亭”拓展“议事亭”,民情民意聚在“亭间”
“建议在亭子旁边加装照明灯”“希望增加儿童活动设施”……在“亭间议事会”的留言本上,居民们写下对社区建设的“好点子”。社区通过“亭内走访+线上问卷”双渠道收集需求,将高频提议纳入“民生实事清单”。2024年以来,根据居民建议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12处、便民化改造台阶8处,真正实现“群众点单、社区接单”。
如今,龙安社区的“睦邻亭”已成为集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协商议事于一体的“社区会客厅”。春日里的反诈课堂、夏夜中的露天电影、秋风里的剪纸比赛、寒冬时的腊八送粥……四季轮转间,小小的亭子凝聚起大大的温情。(徐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