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七街道老年学校:老年教育赋能文化养老 民乐传承开辟“新土壤”
来源: 2025-05-20 15:04:52 责编: 王霞

每周四下午,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老年学校的教室内总会传出悠扬的二胡声。二十余位“银龄”学员正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练习《茉莉花》,琴弦颤动间流淌出的不仅是传统民乐的韵味,更是一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图景。

“年轻时在广播里听到《二泉映月》,心里就种下了种子,没想到退休后真能圆梦!”68岁的班长王建国抚摸着陪伴自己的二胡,琴筒上“南七乐龄”四个字格外醒目。这个平均年龄65岁的班级里,九成学员从零基础起步,叔叔们说:“六十岁也能成为‘琴童’!”

南七街道老年学校针对老年学员特点,教室处处可见贴心设计:乐谱被放大成A3纸规格,每把椅子配备防滑坐垫,课间还穿插手指保健操。“老年人学琴重在培养成就感!现在《赛马》是每节课集体必须展示的曲目”二胡老师说道。

二胡班带来的不仅是技艺提升,更构建起新型社交圈。学员们自发组建了“南七民乐队”,在街道开展文化汇演、重阳节敬老活动中频频亮相。副班长周阿姨翻着厚厚的活动相册感慨:“子女上班后,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这群银发“琴痴”用弦音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在二胡的悠扬旋律中,他们找回了年轻时的热情,也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里,琴声跨越年龄,让夕阳绽放出比朝霞更动人的光彩;在这里,学习永不止步,证明生命的精彩从不因岁月而褪色。

正如一位学员所说:“我们拉的不仅是二胡,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余韵悠长的不仅是琴弦的震颤,更是一曲关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动人乐章。(徐学玲 葛云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