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四色档案精准服务 暮暖情长杏林在望
来源: 2025-05-18 18:23:42 责编: 余红霞

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打造“杏林在望”基层治理品牌,巧妙融合中医文化精髓与“窗帘之约”温情服务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构建“四色档案分类管理+多元服务矩阵”体系。“杏林”承载着济世救人的中医文化。“在” 字寄寓服务永恒、初心如磐的坚守;“望” 不仅传承中医 “望闻问切” 的传统诊疗智慧,更实现创新转化,将其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依托辖区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院等资源,聚焦居民需求,探索有温度的基层治理路径。

核心商圈里的“银发之困”

杏林社区地处三里庵商圈核心区域,由9个小区、39栋建筑组成,居住着1912户共6057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7%,1642位银发长者中,有359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情感呵护,特困群体的健康守护、经济支撑成为牵挂在社区每一位人员心中的难题。

四色档案编织服务网络,动态监测时时在望

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干部、红色小管家和网格员开启“地毯式”摸排,为重点群体量身定制“四色档案”实现精准治理与服务升级:红色档案标注高龄孤寡老人,党员志愿者与他们“一对一”结对、每日上门查看健康状况;黄色档案聚焦残疾人、低保户,工作人员定期走访更新需求清单;蓝色档案守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学业辅导到心理陪伴全程跟进;绿色档案如资源“百宝箱”,整合辖区志愿团队、企业高校的力量精准匹配服务。以此构建起覆盖全面、精准精细的民生服务体系,让温暖与希望“时时在望”。

“幸邻同心”点亮独居岁月,大事小事处处在望

“幸邻同心”志愿服务团队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全方位关怀。抗美援朝退伍老兵焦老在老伴离世后,健康与精神的双重困境让生活蒙上阴影。团队根据他的红色档案启动关怀行动:医疗小队上门测量血压血糖,叮嘱用药注意事项;党员志愿者小李常听焦老讲战场上的故事,泛黄的军功章在交谈中熠熠生辉;社区组织的红色歌会、书法展览,也总能看到焦老的身影。“以前觉得日子没盼头,现在每天都有人惦记,心里暖乎!”焦老感慨道。这份温暖,是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中的传递,让独居老人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让幸福与温暖“处处在望”。 

“铃音守契”护航生命,安全要事件件在望

“铃音守契”服务热线是社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不仅在紧急时刻迅速响应,更在日常中时刻守护着居民。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每一个来电,小到帮忙联系维修人员,大到协调紧急医疗救助,始终以温暖的态度和高效的行动,成为居民心中可靠的“守护铃”。傍晚六点,独居的胡奶奶因腿脚不便摔倒在地,绝望中拨通“铃音守契”热线。社区迅速启动“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团队接单”流程,不到十分钟,志愿者张萍赶到现场,轻轻握住胡奶奶发凉的手,查看伤情、联系救护车、陪同送往医院,一场温暖的救援迅速展开。这场及时救助,是社区迈向美好生活的生动描绘,让热线成为传递民生好声音的纽带,实现需求与回应“件件在望”。 

多元共治绘就暖心画卷,幸福生活日日可望

杏林社区,以“四色档案”精准导航,“幸邻同心”与“铃音守契”双轮驱动,辅以标准化服务流程、志愿者培育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构建起全链条基层治理网络。从日间的健康监测,到夜晚的紧急救援;从生活琐事的贴心代办,到精神世界的悉心呵护,焕发出全新生机。展望未来,随着治理模式的深化推广,这份温暖与关怀必将传递给更多居民,幸福社区的美好愿景“已然在望,触手可及”。(朱人杰 龙智超 陈正 孙雨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