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清风街道城北社区传来民生利好消息:历经5个月的民意征集、方案优化及试点运行,老旧开放小区百牙小区正式完成智能通行道闸安装工程。这一困扰居民十余年的管理难题终于得到破解,标志着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为开放式小区治理找到了“安全锁”。
治理困境:老旧小区面临管理难题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百牙小区,因产权单位更迭、物业管理长期缺失,逐渐成为“无围墙、无门禁、无管理”的“三无”小区。外来车辆随意占道、治安隐患频发,居民夜间常被乱停车的喇叭声惊扰,“安居”成为居民心头的老大难问题。
党建引领:三方联动破解治理难题
今年初,城北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物业公司、业委会构建“三方联动”治理机制。
社区广泛征集民意,通过网格走访、线上协商、线下议事会等渠道,收集居民建议,围绕“资金从哪来”“后续谁来管”等核心问题召开5场专题议事会;精准制定解决方案,形成了居民共同出资的资金筹措方案,并同步建立道闸管理公约,明确车辆通行规则及维护责任;实施全程监督施工,组建由党员、居民代表、物业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进施工,确保道闸系统既保障安全又便利通行。
科技赋能:智能道闸守护居民安全
全新启用的智能道闸系统与车牌识别系统联动,精准过滤外来车辆。试运行数据显示,小区日均外来车流量大幅下降,停车纠纷实现“零投诉”。“以前半夜总被喇叭声吵醒,现在终于能睡安稳觉了。”在小区居住十多年的李女士点赞道。
为避免"一装了之”,社区同步构建长效运维体系:设备供应商每月提供专业维保,物业与居民联合监督;组建居民志愿执勤小组,实行“钥匙托管+智能密码箱”双重应急机制,确保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快速无障碍通行。
治理启示:共建共治共享激活基层治理
从“无人管”到“一起管”,百牙小区的蜕变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城北社区通过“居民事居民议”的共治模式,不仅为小区划定了安全边界,更以“科技+制度”的“组合拳”,丈量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与创新智慧。(巩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