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顾集镇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时代新风。
党员干部是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治理的关键力量,其行为规范也是村民的行动标杆。顾集镇通过发挥“头雁”作用,选聘道德模范、乡贤、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等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乡贤、退休干部带头践行白事简办、喜事新办等文明行为,宣传和践行移风易俗倡议书。发挥先进家庭的典范作用,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形成表彰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如今,在“卫生文明户”的门牌前,在“顾集好人榜”的先进事迹展中,在爱心积分兑换点的热闹场景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种子悄然生长。
文明新风,既要倡导,更需践行。顾集镇还利用“三会一课”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常态化安排部署,依托主题党日开展“党员先行作表率、移风易俗倡新风”等活动,各村小组长协助红白理事会负责本区域内群众的宣传教育、引领带动和监督落实。同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承诺报备等制度,引导其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周围群众等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俗。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规范。迎亲车队是朋友们凑起来的小轿车;婚宴是在家门口请流动餐车办的,没有大操大办,也没有花“重金”邀请歌舞团;以电子礼炮为主,烟花爆竹少放……顾集村村民张永杰为儿子操办婚礼,村红白理事会全程引导监管,宣传红白事执行标准,整个婚礼花费大幅下降。
今年以来,顾集镇将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通过先后召开全镇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流动餐车规范服务座谈会、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暨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会等,指导各村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机构,健全红白事事前主动报备、事中上门服务、事后奖惩激励“三项机制”,事前上门宣传执行标准,引导群众主动报备,事中全面监督检查,事后将婚丧事宜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积分兑换相挂钩。
“以前,光是随份子每年都要用去好几千元,有时一个月就要走好几家。自从执行顾集镇红白事章程以来,大家都能遵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原则,不再讲排场好面子比阔气,少了很多攀比,负担也轻多了。”顾集镇刘湖村村民张敏说道。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明方法会引导、常坚持讲意义,不攀比少花钱,才能真正达成共识,得到群众认可。”顾集镇分管负责同志说道。(陈晓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