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丰碑铸魂”调研传播团队一行5名大学生,走进铜陵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口述访谈、碑文考证和实地调研,探寻烈士碑文背后的革命记忆,探索红色文化创新传播路径。
调研团队通过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邹定南,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的精神力量。邹定南以亲身经历讲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其细致入微的战场回忆让尘封的史料变得鲜活可感,使年轻一代更直观地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与和平发展的时代意义。邹定南老战士描述了冒着炮火运送弹药的经历,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的信念,这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奉献精神令调研人员肃然起敬。
调研人员还与市老兵宣讲团、市“兵为兵”优抚协理员志愿服务队共6名老兵进行了座谈交流,聆听老兵们介绍积极开展红色宣讲赓续红色血脉、志愿服务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故事及心得时,情不自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及由衷的敬意。
在铜陵市烈士陵园内,调研人员瞻仰伟岸的纪念塔、英名墙,抚摸着金黄色的碑记,内心更坚定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与情感,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骨髓,未来也将化作新一代青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奋斗的动力与支撑。
团队成员在调研笔记中写道:“当00后指尖划过数十年前的刻痕,这不仅是历史的传递,更是两代青年跨越时空的信仰击掌。”
铜陵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科负责人指出,此次调研活动的意义在于让革命记忆跨越时空,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可感知、可践行的精神力量,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实践。(徐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