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青阳县朱备镇:“三新”激发乡村文旅消费新活力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2025-05-12 18:25:55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品咖啡、看风景、住民宿、吃土菜……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青阳县朱备镇的全域旅游再次火爆出圈。据统计,全镇累计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万元。

新场景:乡村“咖味”十足

朱备镇位于九华山东麓,距离青阳县城十余公里,与九华山风景区、九子岩景区连成一体,俗称九华后山,一条青通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境。

“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与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着力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朱备镇党委书记田义告诉记者。

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古朴干净的青石板路蜿蜒铺展……5月10日,记者来到朱备镇朱笔村老街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沿着老街的石板路前行,在一座修旧如旧的老房子里,记者看到,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老唱片,游客休息区里有序摆放着竹木制作的桌椅。

“2023年,我们利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将村里一栋闲置老房子改建成了村史馆,然后利用村史馆的富余空间,打造老街村咖,丰富旅游业态。”朱笔村党总支书记朱伟介绍,村咖推行“书+咖啡+文创产品”的经营模式,为参观村史馆的游客提供舒适的环境、贴心的服务,让他们体验一种宁静致远、书香盈盈的生活方式。

在咖啡制作区,村咖负责人董春伟正忙着为来自铜陵的几位游客冲咖啡‌。董春伟的老家在吉林省长春市,因为爱情于2021年来到朱备镇生活。“在村史馆里引入咖啡和轻食服务,就是想给游客一个能放松身心的特别体验。”董春伟告诉记者,村咖自去年国庆节开业以来,在周末和节假日里,每天接待游客量近200人次,成为朱备镇一道独特风景。

“参观村史馆的老物件之后,坐在店内,一边品尝香浓的咖啡和特色甜点,一边欣赏窗外的蓝天白云、清澈河水,感觉太棒了。”来自铜陵的王先生感慨道。

与老街村咖相邻的沁屋咖啡店,也是利用村民的闲置老房子改建的。凭借独特的设计美学和对咖啡口味的执着坚守,尚处试营业阶段的沁屋咖啡店,已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品鉴。“客源主要是年轻情侣、闺蜜以及摩托车骑行爱好者。”“90后”咖啡店主理人胡柯沁说。

背靠九子岩风景区,是朱备镇东桥村最为突出的优势。从山脚沿层层石阶往上,约莫10多分钟,就到了“好运龙潭”景点。只见半山腰一条瀑布飞珠溅玉,在溪谷汇聚成一汪清潭。潭边的咖啡小屋,相伴一棵有着上百年树龄的樟树。门前桌椅错落摆放,几位游客悠闲地品着咖啡,小声交谈。

去年9月下旬正式运营以来,咖啡小屋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迅速走红,成了热门打卡地。咖啡小屋主理人李嘉桐,是一位来自广东深圳的“90后”创业者。“我们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饮品融合,也就是将青阳特产黄精和咖啡豆一起研磨、萃取,推出口感独特的黄精咖啡。”李嘉桐说,“节假日里游客特别多,平均每月营业额在2万元左右。”她的团队将依托咖啡屋,结合当地土特产销售,将这片山谷打造成九子岩景区的一处新景点。

“通过‘咖啡+场景’经营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朱备镇副镇长胡敏章介绍,全镇现有咖啡馆7家,在建的还有4家。

新业态:民宿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日渐红火,乡村民宿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朱备镇东桥村,记者看到,村庄依山而建,村中屋舍层叠有致,景色极其优美。这几年,渐趋兴旺的农家乐与民宿产业,成了该村的一张“新名片”。

房前溪水潺潺,屋后翠竹掩映,环境极为幽静……凭借这一特有优势,东桥村长龙村民组的卧云松民宿广受游客欢迎。“今年五一假期,每天基本上是满房状态,游客主要是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卧云松民宿负责人梁胜利告诉记者。

梁胜利曾在南京一家医院工作三年,期间经常带同事回家乡游玩,同事们都觉得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很适合开民宿。于是,梁胜利和爱人决定回乡发展,成为当地最早从事民宿行业的人。

2018年3月,他投入150万元将老家楼房改造、重新装修,结合朱备禅修小镇的定位,整体设计上体现出简约、随性、朴素的生活理念。同年8月,卧云松民宿开始营业。“回来开民宿,是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想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梁胜利说。

在卧云松民宿,记者遇到来自皖北濉溪县的游客李女士一家人,他们正在办理入住手续。“这地方环境太好啦,我们一大家子开两辆车过来的,准备在这住两三天,看看乡村美景,呼吸山间清新空气,放松一下身心。”李女士说。


离卧云松民宿不远处,是村民黄娇利用自家楼房开办的长龙山麓民宿。2017年,烧得一手好菜的黄娇就办起了农家乐饭店,2023年开始进军民宿产业。2024年,长龙山麓民宿跻身池州市十佳民宿行列。

“我的民宿价格比周边略高,因为我坚持走高品质服务路线,并与九子岩景区联动,给入住客人免费赠送九子岩景区门票。”黄娇说,如游客需要,还可以提供九华山高铁站免费接送服务。

卧云松、长龙山麓,仅是东桥村风格各异的众多民宿与农家乐的代表。

为避免镇域内民宿、农家乐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朱备镇于2019年成立东九华民宿联盟。该联盟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制定服务标准,统一品牌宣传。到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49家,成功申报省级皖美银牌民宿6家、省级星级民宿12家,有力推动行业互惠共赢、抱团发展。

“今年五一期间游客接待量大,联盟会员单位间进行客源共享,整体的入住率达到90%以上,服务满意度高达98%。”东九华民宿联盟负责人表示。

新模式:生态游特色更凸显

当传统景区游客爆满时,小众目的地正悄然崛起。游客用“反向旅行”避开人潮,追求“慢旅行”体验,品质化、个性化消费成为新潮流。

村域面积28.2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3万亩,九华山后海景区坐落境内,朱备镇将军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旅居”“生态游+民宿”“生态游+户外徙步”“民宿+土特产销售”等乡村旅游新模式,越来越多的村民端起了“旅游饭碗”。

在该村阳山、河里等村民组,记者看到,一户户农家小楼,有层次地散落在半山腰间,或被茂林相拥,或被翠竹掩映。“过去,村民靠卖山上的茶叶、干竹笋等山货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可是由于交通不便,山货难外运困难,村民来自山场的收入微薄,只得外出打工。这些年,随着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生态旅游日趋红火,村民大力发展‘生态游+’产业,依托山区独特资源,瞄准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等需求,通过丰富旅游业态,吸引家庭游客和年轻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军村党总支书记牛贤俊说。

阳山村民组的汪来友和儿子汪顺安经营着一家名为“山里人家”的农家乐。在农家乐客厅,记者看到,里面挂满了全国各地户外登山俱乐部的旗子。

“除了为前来登山、旅游的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我还经常给游客当登山向导。”汪来友说,早在2006年,就有不少“背包客”前来登山。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热度不断攀升,每逢节假日,来这里登山的游客一拨接一拨。2014年,汪顺安注册了这家农家乐,目前,每年接待游客在5000人左右,营业收入达到10多万元。像老汪父子这样,利用山区优势,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当上农家乐或民宿老板的,全村共有18家。

与将军村党群服务中心相邻,一座座雅致的小木屋展现在记者眼前。这里是村企合作打造的“一亩春风”木屋民宿项目。

“2021年,我们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296万元和扶优扶强村资金50万元,盘活村里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打造了这个项目,共建设木屋5栋,有15间客房。”牛贤俊说,项目采取“固定收益+分红”模式,由安徽金色田园木结构制造有限公司租赁运营,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21万元。

2019年,将军村还将村里一处闲置多年的小学校舍,租赁给一家旅游服务企业,由他们打造成“将军阁”餐饮与民宿区。村集体每年获得租金12万元,有6位村民常年在此上班,人均年务工收入约6万元。

推动“颜值”变“产值”,绘出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朱备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与村庄风貌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景区景点+和美乡村”发展模式。该镇成功打造“青通河畔·枕水榨里”“皖南问俗·乡愁龙口”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10个;2021年东桥陈畈中心村建设成池州市唯一强弱电均下地自然村;2023年至2025年,东桥村、将军村、朱笔村先后入选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建设和美乡村,做强全域旅游。我们将按照‘禅修小镇、户外天堂’这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不懈奋进,努力将朱备镇打造成池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样板镇。”田义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