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滁州
让英烈精神照亮青春之路——滁州创新打造红色思政育人体系
来源:汪朦 2025-05-09 17:15:02 责编:余宏博 王逸群 许梦源

近年来,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设施升级、科技赋能、融合教育等方式,构建集教育、纪念、宣传为一体的红色文化阵地,形成“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特色模式,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缅怀、纪念、尊崇、学习英雄烈士。

夯实红色教育阵地。该局成立3家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增设事业编制15人,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英烈事迹编纂和讲解力量。完成9处县级及以上烈士陵园标识牌揭牌悬挂工作。联合市委宣传部等5部门制定《滁州市市级烈士陵园评定办法》。建立全市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考评机制,县(市、区)与乡镇(街道)签订烈士纪念设施管护目标责任书实现全覆盖,推动实现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护。该局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滁州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专项行动“回头看”实施方案》,组成专项小组开展实地督查,开展全方位摸底排查、环境整治、修缮保护、管理利用等,查缺补漏。联合检察院、党史办、文物所等单位对发现的零散烈士墓进行实地走访、现场查勘认定,邀请复旦大学开展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全面优化陵园设施环境,累计投入资金6200万元用于烈士纪念设施新建、改扩建,2424万元用于烈士纪念设施装修、改陈布展。截至目前,全市集中迁葬87处零散烈士墓,350处零散烈士墓就地维修管护。

提供智慧实景体验。该局录入415处烈士纪念设施信息,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江淮英烈”小程序上线来安、全椒、天长板块,实现线上查询烈士英名录、烈士纪念设施位置、预约祭扫、活动阅览。烈士陵园纪念馆展陈升级项目增设3D技术展陈、VR实景体验等,进一步增强参观者的沉浸感和互动性。运用新媒体形式,推出“线上VR纪念馆”“追思英烈云上缅怀”H5产品,通过720°全景展示、动态漫画、虚拟祭扫等功能,突破时空限制,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实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天眼守护”工程,为全市147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安装全时视频监控,全面延伸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护触角。在实时监控基础上,开发“天眼系统2.0”,通过AI识别、语音播报、人形检测等功能,实时讲解英烈事迹并规范参观礼仪,实现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安县创新推行“一设施一码”数字化管理机制,为每处烈士纪念设施配备专属二维码铭牌,集成烈士基本信息、历史背景及纪念设施详情。扫码可快速查看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图文信息及皖东烈士陵园等核心场馆的3D实景。该系统深度融合腾讯地图定位技术,实现烈士纪念设施分布的精准标注与一键导航,并创新引入在线祭扫、英烈留言墙等互动功能,形成“扫码即知、线上即达”的智慧化服务闭环。

丰富爱国教育形式。该局建立健全烈士褒扬纪念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与市教体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均与教育部门联合发文,将爱国主义教育传承英烈文化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在校园内建设红色教育共建共育基地,支持属地学校与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单位联合开展育人实践活动。该市16处烈士陵园均与属地中小学签订共建共育协议,9处县级及以上烈士陵园均挂牌作为“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53所中小学内挂牌“红色教育共建共育基地”。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祭扫、参与讲解、培训等活动,形成“学校+纪念设施”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开学第一课”,组织老战士、红色讲解员、烈属,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社区等,开展英烈精神主题思政课教育。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家旺到烈士陵园为小学生讲革命英烈故事等。开学季,共有237名参战老兵、革命功臣深入校园,开展英烈精神宣讲416场次。

深化传承主题活动。挖掘英烈故事,讲好皖东革命故事。摸排健在抗美援朝老战士情况,协同党史办共同做好采访口述英雄故事工作,搜集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滁州籍烈士事迹40篇。通过开展“青听兵语——百名功勋老战士讲党史”“拾珠”志愿者服务等行动,挖掘、收集、整理、编撰、宣传200余名老战士革命战斗事迹,最大限度“抢救”散存民间的历史题材档案。组织采编队伍走访烈属家庭,编纂《来安县英烈故事集》。通过短视频、广播剧等形式传播,增强英烈事迹的感染力。举办两届英烈讲解员比赛,通过“业务培训十专场比赛”方式,挖掘培育29名专兼职英烈讲解员,提升英烈精神事迹讲解宣传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中小学校培育117名小小红色传承员,让青少年从小就学习英烈故事、讲解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邀请专职英烈讲解员、小小红色传承员,开展红色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2437场次。打造品牌活动,将烈属暖心关爱和烈士寻亲工作作为缅怀尊崇英烈、关爱服务烈属的切实之举。党政机关、驻军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43户烈属结对共建,提供“五登门”“五必问”优属服务,“皖滁0001号”结对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持续开展烈士寻亲专项行动,通过广泛动员、收集线索、全面摸排、精准认定、营造氛围、组织祭扫等步骤,已为烈士寻亲成功368例。开展以时空连线的形式拍摄《天堂的回信》微视频、还原烈士全家福、向烈士写一封信、为烈士画像等活动,以寄托对英烈的缅怀。(汪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