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弋江区澛港街道学府社区党支部持续探索“流入有归属、流出有联系、学习有平台、奉献有渠道”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大力实施“扎根筑巢、凝心铸魂、赋能建功”三大行动,让流动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生力军”。
织密“信息网”,动态摸排构建管理“数据链”。社区党支部紧扣流动党员“两头不落地”难题,以“组织不断链、党员不脱管”为目标,着力构建流动党员“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并重”工作机制,通过电话核查、微信沟通、党员入户“三管齐下”的方式,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对辖区党员进行全覆盖摸底,建立流入、流出动态更新的流动党员信息台账,指定专人定期联系,实时掌握党员流动去向和思想动态,确保流出党员“应登尽登”、流入党员“应接尽接”,全面织密多重覆盖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联、管理无盲区。截至目前,支部已登记纳管流动党员24人。
当好“贴心人”,双向联动架设服务“连心桥”。深化党员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共管”模式,对流入党员实行“首接责任制”,严格核实身份后签订“遵守党规党纪承诺书”,明确流动党员义务,并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每半年至少联系一次,通报流动党员现实表现情况,同时每季度与流入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座谈交流,了解和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经常性通过微信学习群推送学习强国、先锋公众号等学习资源,邀请其参与支部组织生活,确保流动不流学。今年以来,已组织流动党员列席支部“三会一课”4次,参与澛港街道“行走式”党课、“绿野拾光 元气弋江”徒步清洁等特色活动6场,实现教育管理“不缺位”。
培育“共同体”,深度融合勾画治理“同心圆”。坚持教育管理与关爱帮扶同频共振,以“组织融合、情感融合、价值融合”为路径,实行流动党员“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重大困难必访的“两必联一必访”机制,增强其组织归属感和建设责任感。同时,邀请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颁发优秀志愿者证书,并将获奖情况通报至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增强其荣誉感,切实将流动党员培育成社区治理“红色合伙人”。今年以来,支部已协调解决流动党员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需求3个,组织流动党员认领助学、助洁、助行等各类“微心愿”11个,流动党员累计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安全生产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约120人次,活动时长超200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