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73岁的余锡来正带领“银发志愿队”清理卫生垃圾,拆除废旧鸡棚。今年以来,该村创新组织26名老党员、老组长,成立平均年龄70岁的“银发志愿队”,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老人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用“余热清单”换来了村庄的“颜值清单”。
初心如磐,主动请缨担使命
随着乡村发展步伐的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琥珀村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创建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然而,部分村组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时、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村里的老党员、老组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主动向村党组织请缨,纷纷表示:“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身子骨还硬朗,作为党员,为乡亲们做点事,为建设和美乡村出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德来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曾经的村民小组组长。他率先组织起身边的老党员、老组长,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大家加入到乡村卫生清理的队伍中来。在他的带动下,很快就有二十余位老党员、老组长积极响应,组成了一支“银发志愿队”。
身体力行,躬身一线清垃圾
“银发志愿队”成立后,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环境整治工作中。他们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穿梭在乡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无论是道路两旁堆积的杂物,还是沟渠里漂浮的垃圾,亦或是村民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刘金美虽然年近七旬,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在清理一处陈年垃圾堆放点时,那里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蚊虫乱飞,年轻的志愿者都有些犹豫,刘奶奶却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开始清理。她说:“这点脏、这点累算什么,只要能把村里的环境变好,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在清理过程中,银发志愿者们还充分发挥自身熟悉村情的优势。他们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哪些村民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对于一些长期无人居住、杂物堆积的房屋周边,他们主动联系房主,耐心沟通,协助清理;对于个别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他们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朴实的话语和真诚的态度,向村民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道路变得干净整洁,沟渠恢复清澈见底,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言传身教,引领乡风树新风
“银发志愿队”脚踏实地,又着眼长远,他们深知,清理垃圾只是一时之策,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长久之计。因此,在清理卫生的同时,他们还组建“文明宣讲团”,积极向村民宣传环保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
在日常的走家串户中,他们用方言土语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好处,讲述保持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王德来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村民们讲述村庄变迁史,以及现在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呼吁大家共同爱护家园、扮靓家乡。
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银发志愿队”还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文艺宣传活动。他们自编自演鼓书、小品、黄梅戏等节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环保教育。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中来,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余热生辉,和美乡村展新貌
在“银发志愿队”的带动下,琥珀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的道路、美丽的庭院、清新的空气,让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动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增强了党群一心的凝聚力。如今,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邻里之间更加和睦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日益浓厚。他们用自己的余热,让乡村文明的火种愈发明亮炙热,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银发志愿队”是乡村建设的“银发先锋”,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下一步,该村计划建立“银发人才库”,扩大老年志愿者队伍,让更多“五老乡贤”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实现“老有所为”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朱小兰 徐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