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白象绿洲社区全面推行“党建 +” 工作机制,将“红色基因” 融入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全方位、多领域工作。社区从保障民生、惠及百姓入手,持续提升民生服务的温度,把居民身边的小事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了解民情、办好实事,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群众“急难愁”,破解民生问题。民生之事无大小,居民的“幸福感”往往源自一件件“关键小事”。白象绿洲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单位,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微小事。从生活困苦的居民群体出发,直面最棘手的矛盾问题,紧扣最切身的利益需求,将居民翘首以盼的事,化作社区雷厉风行的行动目标。今年以来,社区为20名残疾人家庭学生申请助学金14500元,为8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金额14344元,为2户大病困难家庭申请大病救助金额31322元。同时,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协调资源分配、推动设施完善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在点滴中积累幸福感。
密织网格“微阵地”,实现服务“零距离”。社区是居民生活与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白象绿洲社区依据辖区面积、地理位置、服务管理事项等因素,按照属地管理、因地制宜、便于服务的原则,按照社区、小区、楼栋三级共治模式,将辖区划分为 10个网格、65个楼栋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每个楼栋配备一名楼栋长,实现网格事务的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社区还打造了小区党员 “微阵地”,为网格工作提供了固定场所,实现场地共享、服务共联。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突出小区党员阵地特色,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反诈宣传、传统节日庆祝等多样化服务。通过提供精致化、差异化的服务,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小区党员阵地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基层治理兼顾 “面子” 与 “里子”。白象绿洲社区是拆迁安置小区,这里承载着浓厚的民生温情,但也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为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创新工作方法,搭建起“书记板凳会”这一沟通平台,社区书记深入辖区的各个角落,与居民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在此过程中,社区始终将居民最关切的需求放在首位,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对居民的关怀与重视。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也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社区秉持“先解决问题再说”的原则,从细微之处入手解决大问题。通过解决一件事带动一片事,耐心倾听居民心声、解答疑问、排忧解难、疏导情绪,确保居民的声音有人倾听、诉求有人回应、事情有人办理,真正将 “为民服务解难题”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收集并解决问题3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0余次。
未来,白象绿洲社区将继续秉持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响应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做起,做到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杨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