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江淮大地,凤阳县板桥镇上演着一场生态振兴的生动实践。行走在整治一新的村落里,青砖黛瓦与光伏路灯相映成趣,生态长廊同文化广场浑然一体,家家户户门前的“三包责任牌”也格外明亮。板桥镇通过打好党建领航、群众主体、积分助力“组合拳”,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新路径。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党员包片、干部包组、能人包户”的责任网格在板桥镇全面铺开。镇党委创新设立“环境整治主题党日”,将18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前移至整治一线。在濠光村濠河清淤现场,由13名党员组成的“红旗突击队”连续奋战数天,带动群众清理河道6.2公里。“我们把党小组会开在整治现场,群众看得见党员冲锋,自然跟着动起来。”镇党委书记毛存昭指着河道两岸新栽的党员示范林说道。
志愿积分激活新动能
“攒了60分,给孩子换了套文具!”在板桥镇“生态银行”积分超市里,志愿者李大姐举着刚兑换的学习用品笑得开怀。墙边的展览板上写着积分兑换明细:参与河道巡查3次积15分,组织环保宣讲1场积20分,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庭院积10分……这种“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商品”的模式,正激发出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滚雪球”效应。该镇参考小岗村“美德银行”体系创新建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体系,将23项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可通过志愿服务积攒积分兑换各类商品和服务。
文明新风浸润乡土中国
夜幕降临,濠河岸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热闹非凡。环境整治专题“小板凳课堂”正在开讲,村民们围着“凤阳好人”李翠萍听环保故事。镇里组建的8支“银发督导队”“红领巾宣传队”穿梭在村头巷尾,将《生态板桥三字经》编成快板传唱。在“星级文明户”王天锐家,可以看到庭院里的“微景观”:废旧轮胎改造成的花架上,凌霄花攀援绽放;鹅卵石砌成的垃圾分类站,成为孩童环保教育的实景课堂。“现在哪家卫生评比落后,小孩子都要催着整改呢!”王天锐笑着道出乡风之变。
截至目前,板桥镇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李其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