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2153.3亿元,同比增长13.1%;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9位,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中部排名均居第1位,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安徽对外贸易规模稳步扩大,与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对欧盟进出口281.5亿元,增长14.6%;对东盟进出口265.3亿元,增长23%,高于整体近10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41.4亿元,增长17.8%;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60亿元,增长12.8%,占53.9%。
在出口产品上,“安徽制造”有效对接海外生产消费需求,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新三样”成绩亮眼,出口增速超五成。同期,安徽省汽车、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分别出口204.8亿元、114.7亿元、101.3亿元,分别增长19.2%、31.2%、15.9%。此外,作为家电大省,安徽省空调、冰箱等产品出口欧盟已连续15个月保持快速增长。
作为安徽省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外贸实力依旧发挥稳定。一季度,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158.5亿元,增长17.6%,占全省外贸的53.8%,对安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9.6%。在产业结构上,安徽民企持续优化升级,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口各类先进机械制造设备83.9亿元,为创新“蓄势赋能”;同时,创新“蓄势”不断转化为出口动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5.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62.5%。在品牌竞争力表现上,“皖”牌实力强劲,安徽省民营企业出口汽车、家电等自主品牌商品350.5亿元,增长15.2%占比位列全国第一。
面对复杂国际贸易形势,为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海关方面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合肥海关通过“铁路快通”模式验放3590标箱,应用率从不足10%提升到54.3%,目前合肥中欧班列开行已覆盖20个国家、161个站点城市;合肥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902份、货值14.5亿元,分别增长24.8%、25.2%。据悉,合肥海关将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