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创新打造的“邻里话室”矛盾调解室,以传统智慧为经、以现代治理为纬,将“六尺巷”的谦和礼让精神转化为社区文明创建的新实践,书写了“小事不出楼栋、文明沁润心田”的生动篇章。
文明预防,构筑矛盾纠纷“过滤网”。该乡创新建立矛盾预警机制,通过每日巡查和楼栋网格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将12345热线与线下“邻里话室”双渠道收集的诉求纳入文明创建指标体系。推行“和事佬”温情调解、“法律明白人”依法说理、“道德评议会”德法共治的工作方法,使96%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文明对话层面。这种“未病先防”的治理智慧,让“有话好好说”成为社区文明公约的鲜活注脚。
文化赋能,打造德治教化“新课堂”。该乡制作调解指导手册,倡导居民在矛盾中互相体谅,践行“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处世智慧。组建了由退休法官、老教师和社区贤达组成的调解队伍。退休法官用真实案例讲解法律,老教师以文化引导化解矛盾,社区贤达则以德服人,有效解决了噪音扰民、楼道堆放杂物、不文明养宠等问题,促进邻里和睦。
共治共享,激活文明创建“动力源”。该乡建立志愿者文明积分兑换制度,设置“基层治理调解参与分”“文明创建监督分”等9项积分指标,居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健康讲座等,参与文明创建积极性有效提升。培育志愿队伍,开展民主协商活动,推动充电桩建设、非机动车棚改造等实事落地。这种“人人都是文明创建者”的治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率。
文明蝶变,结出幸福家园“甜蜜果”。该乡“邻里话室”矛盾调解室成立以来,收集群众诉求和解决矛盾纠纷成果显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9件,“收集—响应—解决—反馈”全链条服务机制有效运行,充电车棚改造让小区变得井然有序,“宠物公厕”助推文明养犬成为新风尚,“社区是我家”理念深入人心。(李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