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坚决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夯实基础,久久为功,奋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区6个国考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4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打造绿色滨水生态廊道100公里。
点燃“区域协作”引擎,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绿色发展格局。该区以河长制为抓手,抢抓六安融入合肥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建立淠河总干渠河长制区域协作机制,主动推进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河湖管理保护共同体;淠史杭工程淠河总干渠渠首,位于裕安区苏埠镇横排头村,年均向下游合肥、六安、淮南输水20.1亿立方米。裕安区坚持绿色发展,确保一渠清水送省城。“十三五”以来,淠河总干渠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三类以上,水质优良;建立健全区与县、镇与乡、村与村水生态治理保护合作机制,深化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沟通协调,协同解决跨界河湖问题。
点燃“人水和谐”引擎,因河施策全力建设幸福河湖。该区围绕“乡村段抱水促发展、城区段拥水建公园”思路,聚焦水生态价值向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生活价值转化。成功打造100公里滨水生态廊道,串起沿线多个红色绿色古色旅游景点和水美特色乡村,与裕安区红色旅游研学一号线融合,推动水文旅一体化发展。全区已建成3条省级幸福河湖、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
点燃“成果转化”引擎,强化数据应用赋能智慧监管。该区依托“互联网+”,整合各类涉水数据,开发运行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在线调度、实时记录,构建河湖巡查有效性判定、问题整改闭环、考核智慧化管理模式,为水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各级河长“知河”有据、“巡河”有径、“问河”有理、“管河”有力。2024年,裕安区584名河长开展常态化巡河查河2.8万人次,印发区级河长交办单9个,发现解决损害河湖环境问题312个。
点燃“多方驱动”引擎,有效激活河湖共护一池春水。该区鼓励“党员河长”“企业河长”“河小青”等护水志愿者队伍建设,持续举办“最美河湖”“最美护河人”评选,开展“最美家乡河”中小学征文绘画主题活动等,将河湖保护理念贯穿始终,达到“教育儿童、带动家庭、辐射社会”效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群众关切,畅通群众监督和问题反馈渠道,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共管良好社会氛围。(何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