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考得好时,得不到肯定。一旦退步就要面对家长的指责,我觉得压力很大。”近日,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的心理健康课互动环节,高一学生张某鼓起勇气倾诉心声。
“孩子,你能主动表达,就已经迈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一步。”庐江县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程为力向孩子及家长说,“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误区。正向激励的缺失,会消解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应抓住契机及时肯定,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与信心……”一席话引得在场家长频频点头。
近日,一场由庐江县卫健委与县教体局联合开展的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1100余名学生及家长通过校园直播系统,分别在24个班级教室共上一堂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
课上,程为力结合临床诊疗经验,以《智慧陪伴 为心赋能》为题,从青春期心理特征切入,围绕逆反心理表现、父母教育孩子误区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并针对“孩子压力过大”“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症”等大家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剖析指导。“家长需主动‘换位’,转变为‘倾听者’,用共情替代说教。”程为力说。
“通过今天的心理健康课,我重新认识了学习压力,掌握了自我调整的正确方法,今后,我会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学生张博萱高兴地说。
“过去只盯着排名,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学生家长唐翠苹对照“父母教育孩子误区表”反思道,“现在明白沟通要少质问、多倾听,换位思考。”
“面对高中学子青春期情绪波动、学业与考试焦虑、网络依赖与虚拟社交等方面导致的心理问题,组织家长与学生共上一堂课,是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一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高一年级部德育主任顾晓峰说。
顾晓峰表示,这种共同参与的形式,让家长能够直观认识到过度施压、忽视沟通可能加剧学生的焦虑情绪,从而调整教育方式,建立包容、支持的家庭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感受到家校的共情与理解,有助于增强孩子应对心理问题的信心,实现了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邀请心理方面的专家医师走进校园,以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有效提升了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庐江县爱卫办主任张蕉介绍,在第37个爱国卫生月期间,庐江县组织开展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多方携手的“心”模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心”防线。(钱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