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中,人居环境整治是擦亮乡村底色、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太和县清浅镇始终秉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理念,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以创新举措破难题,构建起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长效治理的整治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织密责任网络,构建全域治理新体系。清浅镇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创新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治理架构,推动整治力量直抵基层末梢。通过“镇党委统筹、村支部落实、党员包片联户”的分层管理模式,明确镇村干部“责任田”,将整治任务细化到村组巷道、沟渠塘坝等最小单元。党员干部化身“一线网格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整治公共区域,并依托“党旗飘扬一线”行动,组织群众认领房前屋后“责任区”,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共治”的生动局面。
内外兼修提质效,双轮驱动焕新颜。清浅镇坚持“面子”与“里子”并重,以“加减乘除”四重奏推动整治向纵深发展。在“治标”上做减法,聚焦沟渠、道路、老旧村庄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清理,利用村级环保岗位动态销号存量问题,实现环境短板“动态清零”;在“治本”上做乘法,创新“板凳会”“积分超市”等载体,通过“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
长效治理固成果,文明新风润民心。清浅镇以制度创新保障整治成果可持续,推行网格化考核机制,将整治成效与干部绩效挂钩,并通过交叉检查、定期观摩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同时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将人居环境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文明户”示范带动破除陈规陋习。此外,建立“线上+线下”宣传矩阵,以“红黑榜”公示督促整改,推动环境维护从“被动约束”转向“自觉行动”。
未来的清浅镇,将不仅是“看得见山水”的生态画卷,更是“留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一幅人居环境“长治长美”、乡村振兴“动能澎湃”的蓝图,正在这里从愿景走向现实。(程中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