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界首市顾集镇坚持“守底线、补短板、创特色、争先锋”工作思路,围绕“滨水人文地 乡村样板区”功能定位,聚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民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三大工作重点,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奋力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跑出加速度,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党建聚合力,以“共建”促“共治”。顾集镇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在围绕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上,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搭建党群互动“连心桥”,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党建“引领力”持续点亮基层治理“新活力”。打造多元议事渠道,推进基层协商议事有“门道”。用有温度的百姓说事拉近邻里关系,让基层治理变成“大家的事”。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大走访,做好“送上门”和“找上门”的群众工作。全面深入辖区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化解,逐一分析研判,量身制定解决措施。创新推行“有事找书记”工作法,村书记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主心骨”,家门口的事情有人管,村里面的发展有人谋。“和美家庭”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把家庭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精心组织“和美家庭”主题活动,群众对乡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越来越强。积分兑换“小切口”,推动村风民风大转变。让群众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受益者”,“小积分”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产业增动力,以“聚合”促“聚兴”。顾集镇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立足全局、统筹谋划,以重大项目的“加速度”来集聚破解发展困难,化解增长难题的“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产业融合、乡村共兴”的发展理念,重点招引先进轻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桑蚕、生姜、甜瓜、碧根果等产业,深化村企联建,不断提高果蔬类优质、高效农业种植比例,突出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激励联村抱团发展,划分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项目带动型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精准分类指导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切实找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按照“党建赋能、联农带农、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培育特色产业,让合作社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指挥棒。以“有解思维”破题开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聚合各类致富力量,以富民产业园区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实干显担当,以“善为”促“善治”。顾集镇严守返贫风险底线,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强化政策落实,持续落实产业、就业、教育、金融等帮扶举措,切实以实际行动践行“视群众为家人,将群众之事当作自家之事,为家人着想,为家事尽力,把便利给予群众,将困难留给自己”的工作宗旨,将民生工作做实做细,真正成为群众坚实可靠的后盾。全力协同共进,联动各方筑强民生堡垒,持续完善民生实事跟踪问效机制,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下路走得稳,群众心里“路”才能走得进。雨污管网铺设、路灯架设、沟塘治理、老年助餐点建设……从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到提供休闲娱乐场所,顾集镇不断找准推动工作与增进福祉的契合点,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件一件干、一锤一锤敲,把一个个民生实事抓实落地,通过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孙国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