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殷涧镇
殷涧镇:培育乡风文明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来源:朱蔡银 2025-03-31 17:06:06 责编:谷京荣 许梦源 张文洲

殷涧镇“卸店小院”特色民宿.jpg

近年来,凤阳县殷涧镇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深化文明实践、创新实践载体等举措,积极探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路径,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该镇坚持人居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提升相结合,以人居环境示范点打造为契机,大力推进村组路、产业路、提质改造路建设,绘制特色文化墙,建设文化广场,增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等,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支撑,强化社会力量协同,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现环境卫生由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保持转变,由一时清洁向长期保洁转变。

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凤阳段连接殷涧镇境内狼巷迷谷、韭山洞、白虎泉驿站、卸甲店美丽乡村、吴窑古村落等9个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形成“O”型旅游线路。殷涧镇依托优势旅游资源,在风景道沿线打造“卸店小院”民宿、乡村露营地、儿童无动力游乐场、垂钓基地、稻田时光等8个旅游节点,发展菊花、菌菇、“凤阳藤茶”、中草药等特色产业。殷涧镇先后获得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滁州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该镇紧扣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党性教育馆、农家书屋、老年学校、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公共资源,建立健全“所—站—点”三级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拓展阵地服务功能,聚力打造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科普教育、文体活动、关爱未成年人多元化服务平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殷涧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鼓乡公益集市”“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等文明实践活动258场。

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关切的内容,该镇实行项目化运作和点单式服务,吸纳党员、技术能人、乡土文化人才、返乡大学生等加入实践队伍,先后打造“志”“童”道合、“凤阳山人”“杏林春暖”“晓敏画室”“卸店晨读”等7个文明实践品牌,不断凝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造力、引领力、供给力。聚焦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节假日期间在旅游道路沿线设置6个游客服务点,为游客提供交通保障、路线指引、应急救援、热水茶饮等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服务游客5600余人,持续擦亮文旅名片。

“张志平无私照顾精神残疾小叔子十余载,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孝老爱亲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推荐她为‘凤殷好人’。”殷涧镇凤殷村的道德评议会上,村民许国言正在推荐身边的好人好事。该镇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发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积极选树“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2024年4人获评“凤阳好人”,张贴“好人榜”、诚信“红黑榜”各13处,通过基层宣讲、故事汇巡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开展先进事迹发布活动4次。

该镇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建“宋集乡音”“古杏春晓”等5支乡村文艺队伍,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融入快板、小品、三句半等表演形式中,编创《高价姑娘》《大美凤阳更辉煌》《移风易俗》等聚人气、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时代新风尚。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先后打造“好人长廊”“美德驿站”“爱心回收站”“新风堂”“卸店晨读”等移风易俗阵地8个,引导群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喜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朱蔡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