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路面坑坑洼洼没人管,现在大家一起商量,很快修好了!”近日,铜陵市大通镇澜溪社区居民张大爷指着新铺设的排水沟连连称赞。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社区创新推出的“居民议事厅”工作法。自区委巡察整改以来,澜溪社区结合巡察发现的问题以及社区治理中的“疑难杂症”,搭建“居民议事厅”协商平台,通过“群众提、大家议、共同改、合力督”的模式,真正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图为便民停车场改造后
“议事厅”里听民声,整改方向由民定。“小区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在澜溪社区的“居民议事厅”里,这样的讨论每月都在进行。社区将区委巡察发现的问题,以及居民反映集中的诉求搬上议事桌,邀请物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等共同商讨,形成“整改方案清单”。以改造便民停车场为例,议事厅通过专题会收集居民建议15条,最终确定“便民停车场”改造方案,并举一反三,将类似问题纳入社区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反复出现。
“监督队”跟进抓落实,整改成效由民评。为确保议事成果落地,社区组建由老党员、楼栋长组成的“整改监督队”,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从材料选择到施工进度,我们都要监督,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喊停。”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监督队队长陈师傅说。便民停车场改造期间,监督队发现水泥地面不平整不达标,当即要求施工方返工,保障了工程质量。
“墙体修补后,再也不用担心风雨天了!”住在和悦小区12栋的刘师傅指着焕然一新的外墙感慨。此前,社区巡查发现多栋楼存在外墙脱落、排水沟破损问题,通过议事厅配合镇城建部门摸排整理,举一反三,不仅解决了眼前问题,还建立了定期巡查和维护机制,确保类似隐患早发现、早处理,极快地完成了全面修补。
图为居民楼外墙整改前
图为居民楼外墙整改后
“居民议事厅不是会议室,而是解决问题的‘终点站’”。澜溪社区党委书记许飞表示。下一步澜溪社区将扩大议事主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同时探索新方式,让社区治理更智慧、更高效。(葛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