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江家店镇
林寨村“三项清单”理出文明乡风
来源:江轩 2025-03-26 15:36:34 责编:代明俊 王力

近日,在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的文明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王家田正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兑换明细的一览表上写着10积分换毛巾、20积分换洗衣液、50积分换食用油……

“去年我参加了不少次志愿服务活动,村里加一起给了我100来积分呢!”老王笑着展示手中的文明积分兑换币。这背后,是江家店镇林寨村以“负面约束、正向激励、长效保障”三张清单理出文明乡风的生动实践。

负面清单划界限,从“难约束”到“不敢破”。“过去村里婚丧嫁娶攀比成风,老人小孩过生日都得办个席,现在我们通过奖惩手段倡导红白事简办、小事不办,成效还比较明显。”党支部书记方祖全说道,以前一场红白事至少得花费5、6万元,现在至少减少一半。这些变化都始于2024年推行的《移风易俗奖惩办法》,里面明确“彩礼不超过6万”“礼金不超过200元”“丧事不超3天”等硬杠杠,更让群众信服的是配套的“移风易俗红黑榜”制度——谁触犯了底线,就取消其村里评先评优的资格,不得聘用为公益性岗位,同步在村级公开栏里公示。

激励清单树标杆,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在该村“文明积分兑换超市”,村民梁前秀正用积分兑换大米。“参加治安巡逻加20分,评为‘好婆婆’加100分,现在全家都抢着挣分!”像她这样的文明积分兑换户,全村已有300余户。这份《文明乡风正向激励清单》设置了移风易俗、家风建设、志愿服务、拥军爱军等6大类积分项。依托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建立文明积分兑换保障机制,村民凭积分既可兑换物资,还能优先获评“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

保障清单固长效,让新风尚扎下根。该村通过建立“机制+经费”双向驱动筑牢保障体系,成立红白理事会,选聘老党员、乡贤担任监督员,将移风易俗与文明积分、惠农政策挂钩,2024年累计劝阻超标办事37场;以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移风易俗示范户”等正面典型为抓手,建立常态化“选树-激励-推广”机制,通过标杆引领涵养文明新风;投资50余万元改造闲置房屋为新风堂,年支出5万元用于移风易俗活动保障。(江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