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按照“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总体要求,以“三个聚焦”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推动乡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扛稳粮食安全保障责任。“今年越冬期温度偏高、降雨偏少,不少地块小麦密度偏大,要先对麦田进行镇压,然后控旺,避免后期出现倒伏和病虫害风险。”近日,在小麦春管培训会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赵之矿向农户提出麦田管理意见。
黄湾乡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进入小麦春管期后,通过及时召开春季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发放明白纸、入户走访等方式,向农户发布春管信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村分片调查作物生长情况,着重开展苗情、墒情、病虫害调查,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及时解决农户“疑难杂症”。先后完成黄湾社区147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梨园村农田水利项目和牛王村农产品存储库房项目,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种植小麦3.8万亩,产量16720吨;种植水稻1.11万亩,产量7800吨。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黄湾乡坚持开展“九类”重点群体监测,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5户16人,及时纳入监测,并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明确网格人员,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现有衔接资金产业项目12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6.58万元。及时跟踪外出务工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发放就业补助7.4万元。此外,保持历年来开发并在岗的50名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申报脱贫户及监测户发展产业补助74户,补助资金13.96万元,“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几年,我们村尝试‘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陆续流转3000多亩土地,开展大棚草莓、西瓜、蔬菜种植,实现了村民、村集体双受益。”大新村党支部书记蒋家训说。
黄湾乡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全乡7个村(社区)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村民委员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功能分离、账务分开。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结合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通过资源发包、资产投资、购买服务、光伏发电、大棚产业等多种方式,促进集体资产增值,资金增效。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321.7万元,全乡村集体经济收益过2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收益50万元以上村3个。(葛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