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近期,凤阳县官塘镇立足镇域现有优势,创新建立“和枫议满”工作室。
“和”是以“六尺巷工作法”为基础,大力倡导谦让、宽容、和谐与协作精神,充分挖掘善治基因。该镇定期组织村民代表、五老乡贤等召开“村民议事会”,围绕土地纠纷、赡养矛盾等高发问题,共同协商制定条款,避免“干部定,村民看”;设立“急难互助社”,通过将移风易俗成效纳入村干部考核,对文明家庭在宅基地审批、小额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友好互助氛围。通过村规民约“软约束”与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双轮驱动,有效激活村民自治内生动力,推动“六尺巷”式的礼让和谐从“故事”变为“现实”,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明底色。
“枫”是以“枫桥经验”为指导,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以各村综治专干为主导,包片干部为抓手,该镇及时了解和掌握网格内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同时整合“12345”热线、信访案件等信息资源,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发挥“1+5+N”机制优势,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配合“五老乡贤”共同参与,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便捷式服务,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通过网格化管理,法制化保障,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创稳”转变,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出“官塘力量”。
“议”是以“群众议事厅”为依托,充分发挥群众说事、议事的作用,努力开创共建、共享、共治局面。“群众议事厅”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该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县率先完成“百姓说事议事亭”建设,完善“议事-执行-反馈”闭环,对“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情况启动问责机制,2024年共参与调处信访矛盾和隐患共计89件,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为创建和谐稳定的“无访乡镇”发挥了积极作用。
“满”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行精准化服务模式,做到“需求有人应,问题有人解”,着力提升服务品质。群众事无小事,该镇党委高度重视服务质效,12345热线、信访案件、矛盾纠纷排查为抓手,重点对“一事多访”等情况进行督察督办,扎实做到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2024年5月,该镇居民吴某多次投诉反映家中房屋因光伏漏水,工作人员通过前期核查了解,发现该问题属于共性问题,不光只涉及吴先生一户,镇党委高度重视,多次联系光伏租赁方与房屋开发商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决定移走光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该镇不断提升窗口人员服务能力,通过纪委不定期监察窗口人员在位情况、服务质效,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