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医保局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关键环节,以规范管理、优化流程、动态调整为抓手,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市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更加科学合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规范管理,把好医疗服务“价格关”。深入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显著位置公示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同步进行线上公示,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监测机制,全省率先启动医药价格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赋能医疗服务价格精细化管理,计划实现对全市医疗机构价格行为的实时监测,确保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落地见效。
优化流程,跑出医疗服务价格申报“加速度”。简化申报材料,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减少医疗机构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实行分类管理,价格放开项目、试行期内新增价格项目纳入市场调节价项目管理,《项目目录》中已定价医疗服务项目和淮北市联动制定价格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政府指导价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审核程序,市场调节价项目每季度集中函复,政府指导价项目即时备案。2024年以来,函复9家医疗机构市场调节价项目试行价格128项,备案7家医疗机构政府指导价项目价格225项,确保医疗机构及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力支持医疗机构技术能力提升。
动态调整,实现价格调整“有升有降”。一方面对部分长期价格偏低、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的项目进行适当上调,如“新生儿护理”由22元/日上调至33.3元/日,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对部分价格偏高、成本偏离的项目价格进行下调,如“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由280元/次下调至161.5元/次,降幅42.32%,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通过“有升有降”的动态调整,既保障了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又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张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