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裕安新闻
裕安区:建设幸福河湖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赵岩松 2025-02-27 14:27:00 责编:王力 实习编辑 李子彦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四+”模式促进村级河湖管护落实落细,实现了河湖“有人护、管得住、水清亮、产业旺”,助推乡村振兴。全区已建成省级幸福河湖4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3个水美小镇,10多个水美乡村以及20多个水美景点、水美节点、水美“网红打卡地”。

“阵地+队伍”建好组织机构。该区以区乡村三级河长为核心,打造河长直面群众的亲民阵地,健全“河长工作站”规章制度。全区三级河长572人,河湖管护人员299人。三级河长、河湖管护人员开展常态化巡河、护河。全区所有河流、渠道、水库全部纳入巡查范围。同时,聘请企业河长、政协委员河长、人大代表河长、乡贤河长、河小青等,壮大河湖长队伍,全力守护家乡河。

“巡护+治理”形成管护体系,该区落实“人巡+技巡”,“党员志愿巡护队”和“河湖保洁队”定期开展河(湖)巡护和日常保洁,每年落实经费770万元用于河湖管护。在辖区河道和水源保护区重点区域安装可变焦球形监控探头20个。2024年,区乡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巡湖2.6万余次,印发区级河长交办单8份,完成河湖各类问题整改260个。

“宣传+保护”营造浓厚氛围。该区利用中国水日、世界水周等契机开展爱护河湖宣传宣讲20余场次,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爱护河湖主题宣传8场次,累计发放河湖保护宣传品3000余份;2024年,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0个,保护河湖岸线,全区滨河生态廊道长度达100公里。

“河长+链长”创新发展机制。该区依托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红色文旅三条生态产业链,推行“河长”“链长”“一肩挑”,既为河长,也是产业链长,既负责河湖管护,又担负指导监管绿色发展之责,做到前端预防、中端管控、末端治理。打造水美乡村、全域幸福河湖,推动全域旅游。2024年,裕安区成功入选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接待游客人数5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一河好水,浇灌出一大批生态农产品,皖西白鹅、固镇稻虾米、城南草莓、新安蔬菜等农产品,畅销全国,助农增收。(赵岩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