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小麦逐渐进入返青期,油菜进入蕾薹期。此时,也是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东县农户抢抓农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县农技部门全面启动包村联户服务,发动150多名县乡两级农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小麦和油菜田间管理,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该县店埠镇马翠兰家庭农场一处油菜田里,记者看到,无人机飞手将肥料注入无人机机箱,随着螺旋桨转动、嗡嗡声响起,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在机手的精准操控下有条不紊地完成飞行作业,整个过程既快捷又高效。
“使用无人机施肥非常便捷,先在机箱装填肥料,再设定好飞行点位,无人机就自动生成航线,操作起来非常方便。”马翠兰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昌明告诉记者,一架无人机载重量约为50斤,撒播100亩地化肥仅需1小时左右,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作业五六百亩。
科技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事作业效率,赵昌明的感受非常直接:“今年我种了300多亩小麦和100多亩油菜,目前田管主要是追肥。以往,采用人工施肥,按每人每天作业10亩地来计算,至少需要十几人同时作业两天。现在,使用无人机施肥,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任务,作业成本大幅度降低。”
近年来,肥东县农业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54家,在该县农技部门备案的施肥喷药两用式无人机达500多台。
“2024年,我县在农机装备换代和老旧农机淘汰方面双向发力,全年共兑付补贴资金2223.9万元,补贴新购置农机具1386台(套)。”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东林告诉记者,今年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不负春光加油干,农技护航助春耕。肥东县农技部门第一时间印发小麦、油菜、蔬菜等在地作物田管技术明白纸、病虫情报、墒情简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引导农户开展“三沟”清理、作物追肥、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
在店埠镇田间地头,农技人员仔细观察小麦、油菜生长状况,对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进行全面调查。同时,针对农户田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出“个性化”良方,指导科学田管。
“这个时期田管效率直接决定了小麦的成穗率、油菜的结籽率,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农技专家现场讲解作物施肥技巧和病虫害防治措施,针对性强,切实管用。”店埠镇种粮大户王军民说。
除了农技服务,农资供应也关系春耕生产。连日来,肥东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各大农资储备仓库和销售网点进行检查,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
徐德胜是该县牌坊乡新丰社区胜德绿色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两天,我到镇上的农资店看了看,准备选购一些质量可靠的种子、化肥、农药,下单后让他们直接送到家。”徐德胜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600亩小麦,仅小麦返青肥就要买15吨。
牌坊乡红四方农资经销店也提前备好了春耕所需的各类农资。“春节前,就购进了300吨小麦返青肥、100多吨果蔬专用肥,还有一些种子和农药。”该店负责人秦祥林介绍。
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市1600家农资销售门店已全部开业。
“量足、质优、价稳,是今年农资供应的主要特点。”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杨荣清表示,全市已贮备化肥约11万吨、农药1300吨、各类农作物种子3.6万吨,同时加强农资供需监测,统筹产销对接和余缺调剂,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