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坚持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指引,将六尺巷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谦和礼让”的美德深度融入到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通过构建“议”机制、汇聚“星”力量、学习“好”榜样,厚积德治“软实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构建“议”机制,凝聚基层善治共识。搭建平台听民情。坚持“议题从群众中来”,建好协商议事阵地,充分利用家园议事厅、红色小管家工作室、小区凉亭等公共议事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说上话”,让居民的话在家门口就“有人听”;充分运用党群服务中心(站),开辟协商议事空间,让居民想来、爱来、常来协商议事,实现社区小事就地解决、大事一起解决。扩大渠道集民意。常态化与集中开展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六情”接待日活动,认真倾听群众问题、详细记录居民诉求,建立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桥梁。全镇106个小区党组织牵头,联合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每月集中召开党群议事会,收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化解民生难点堵点,营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创新方法解民忧。鼓励社区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多渠道汇民智解民忧。通过居民公开提事、共同协商议事、民主表决定事、群策群力办事、办理结果公示这“五步议事”工作法,积极与合肥公交集团沟通协调,开通“博澳丽苑-望岳路口”中学生定制公交专线,彻底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题,杜绝安全隐患。“五步议事”工作法获评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汇聚“星”力量,扩大基层善治队伍。居民自治激活力。健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小管家”小区自治管理模式,起到“1+1>2”的效果。抓好红色小管家关键群体,镇党委研究制定《井岗镇红色小管家管理细则(试行)》,明确红色小管家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采取“日走访,周入户,月摸排”工作机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三库三清单”。以“心”唤“新”添动力。以驿站为阵地,发布志愿者招募令,4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加入“蜂火轮”志愿服务队,发挥走街串巷“流动探头”作用。联合春语儿童康复中心组织策划“遇见·与爱同行”志愿服务项目,300余名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志愿者共同参与,采用“社工+志愿者”模式,为重残人群、80岁以上老人、失独家庭、高考学子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年服务2000余人次。“结对共建”聚合力。充分利用驻地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党建双向服务清单,实现资源共享。十里庙社区联合辖区结对共建单位,成立“幸福十里庙”志愿者服务联盟;卫楼社区联合辖区“益家人”单位,深入打造“同心向党 卫楼益家”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建连接资源、以资源汇聚服务、以服务激发活动,深入推进共驻共建共享。
学习“好”榜样,激发基层善治动能。多维度宣传,让榜样事迹“传得广”。各基层党组织深入挖掘身边好人事迹,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社区好人馆等为阵地,组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开展宣讲活动。邀请中国好人汪传道用朴实的语言、动人的情感把鲜活的故事送入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送到社区好人课堂,送进“老党员讲授微党课”中,持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多方式学习,让榜样精神“铺得开”。把学习身边榜样先进事迹融入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榜样8》《榜样的力量》等展现榜样风采的专题节目。开设好人课堂,邀请身边好人开展专题讲座,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多示范带动,让榜样力量“用得好”。通过打造德治品牌、创新积分制度、发挥“好人效应”,以榜样精神引领前行。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积分制,印发《井岗镇关于在基层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方案(试行)》方案,以“小积分”激发社区治理“大动能”。充分推广积分制,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形成“做好事—存储积分—兑换积分—做好事”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有4689人注册为美善志愿者,推出美善项目45个,已兑换4万多分,切实将学习身边榜样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艾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