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正月十五,暖阳映照着皖北大地,当人们仍沉浸在春节团圆的温馨中时,亳州市涡阳县青疃镇蒿堰行政村高寨自然村已奏响“振兴交响曲”。巷道间机械轰鸣与人声鼎沸交织,村民们挥锹铲土的剪影与穿梭的工程车辆,共同勾勒出一幅新春建设图景。这场以“户户通”巷道建设为契机的乡村振兴实践,体现出一位在外游子的桑梓情深。
现年53岁的高振功,这位从浙江大学本科到清华大学硕士的学术精英,现任印度瑞蒙德集团上海分公司经理。虽在商海搏击二十余载,他始终将故园发展系于心间。早在2016年村首条水泥路筹建时,他便捐资万元助力;当2024年末获悉巷道改造计划,经专业测绘,此次工程将铺设总长3980余米、面积12000平方米的硬化路面,惠及全村400余户、1600余人。他更是在沪第一时间联络村委,倾情捐资十余万元。
“路通则百业兴!”正在施工现场协调的蒿堰村书记蒋庆富感慨道。高振功的善举不仅解了集体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更激发了村民共建热情。在外经商的高姓村民闻讯后当即认捐万元,退休教师李老主动请缨担任质量监督员,连八十高龄的王奶奶都端来热茶慰劳施工人员。这种“新乡贤引领+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正成为青疃镇乡村振兴的特色实践。
村主任算了一笔民生账:巷道硬化后,农用机械进田效率将提升40%,特色果蔬运输损耗可降低30%,更将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据悉,该工程采取“混凝土+生态边沟”工艺,后期在道路两侧种植艾草,既满足通行需求,又兼顾乡村生态保护。
青疃镇党委书记邓昌盛在调研时指出,高振功的事迹彰显了新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镇政府正着手建立“乡贤人才库”,通过政策引导、荣誉激励等方式,吸引更多在外人才以项目回归、技术反哺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正如村民自编的快板书所唱:“游子千里梦,最忆是乡愁;铺就幸福路,同心奔共富!”(焦勤勤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