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草莓”喜丰收 郑志宏/摄
24年,22届,一届比一届火爆,一年比一年“出圈”。
这就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每年一度的“草莓盛宴”——长丰草莓文化旅游节。
作为长丰文旅的“金字招牌”,长丰草莓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来长丰品草莓、促消费,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来长丰体验草莓采摘的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如今,长丰草莓产值、品牌价值已“双破百亿”。
“红果”变“金果”,长丰为什么行?
智慧农业谷内,农学育种专家张珂迪正在采摘果实 郑志宏/摄
全国“设施草莓”看长丰
在新春之际的合肥市各大超市、菜市场,红彤彤的“长丰红玉”草莓稳居水果区“C位”。
在距离市区不到一小时车程的长丰县,各大草莓种植基地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据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侯纯旺介绍,每天大约有600万斤草莓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被誉为“中国草莓之都”的长丰县已成为全国草莓主产区,草莓设施化种植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全县“设施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量36万吨,从业人员18万人,惠及36万农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中部地区6省草莓总产量为92.8万吨,种植面积为59.1万亩。据此计算,仅长丰一个县,草莓产量就占了三分之一强。
纵观安徽草莓产业版图,蚌埠、芜湖、滁州等多地均有种植,唯独长丰“一家独大”,占据安徽草莓市场半壁江山。
为什么长丰能够脱颖而出?答案是科技创新。
草莓娇嫩,最怕病害。“草莓苗繁育采用匍匐茎无性繁殖,年年繁育会积累大量病毒,导致品种退化。”长丰县恒进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胡树超说,该公司致力于培育草莓脱毒苗,经过脱毒处理,一棵苗能生出40株草莓。侯纯旺说,像这样的脱毒苗公司在长丰有4个,政府每年以3元/株的价格进行补贴,农户只需2元/株就能买到脱毒苗,让广大“莓农”都能用上好苗。
如今,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在长丰草莓产业大显身手。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等离子保鲜技术解决草莓易腐烂、难存储、难运输的问题;长丰县草莓种质资源圃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32个草莓品种,通过挖掘优异基因资源开展种质创新研究,目前已培育出多个草莓新品种……一系列“科技良方”让草莓从“颗颗甜”到“科科甜”。
在科技加持下,长丰草莓荣获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入选了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名列全国优质农产品十大知名品牌。
伴随着名气的提升和冷链运输的发展,长丰草莓“越飞越远”,近到合肥周边,远到广州、北京、上海、香港等,真正实现了“长丰草莓品牌誉全国、产品销全国、人才输全国、种苗供全国”,甚至漂洋过海销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电商直播新业态 郑志宏/摄
草莓盛会竞逐“新赛道”
长丰办草莓文化旅游节,是顺势而为。
2000年,长丰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如何把这一拳头产品打出去,长丰县委、县政府瞄准了刚刚兴起的乡村旅游。
2001年1月,第一届“长丰草莓节”举办,“宣传长丰草莓,树立长丰形象,促进长丰经济发展”,这是首届草莓节的指导思想。首届草莓节一炮而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一下子打开了长丰草莓的销路。
从那之后,草莓文化旅游节成了长丰每年的固定项目。借草莓之名,长丰草莓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在节会举办上,长丰花样频出,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亮点。
2023年,《长丰草莓志》发布;“长丰草莓”天猫旗舰店线上开业,主播现场直播带货;备受关注的是长丰草莓“擂台赛”,上百个单位和农户选送的草莓攻擂,既有江湖霸主“红颜”,又有新晋网红“白雪公主”,还有高颜值的“红玉”,一场别开生面的草莓角逐让人印象深刻。
2024年,长丰不仅举办了“和美乡村”草莓主题书画展,推出甜蜜休闲之旅、硕果莓香之旅、欢乐相约之旅3条草莓精品采摘线路,还组织了“在城望乡促振兴”电影免费看活动和首届“‘镜’观其变”长丰摄影大赛。
今年更是创新推出了“草莓+音乐”“草莓+运动”“草莓+推介”等多种方式,将开幕式搬进了体育馆,邀请腾格尔、水木年华等前来助阵。后期还将举办“2025草莓采摘亲子游·全民健身欢乐跑”、精品采摘示范园开园等活动,邀请人们共赴这场草莓盛会。
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逛吃游”,品尝品种多样、硕大饱满的草莓,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到田间地头体验采摘乐趣,草莓园成为游客们的“开心农场”。
草莓节不仅是吃货们一年一度期盼的盛宴。更是草莓产业从业者的线下大聚会、长丰草莓产业最新的成果发布会。科研专家、农业公司、草莓经纪人等草莓产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展示最新产业发展成果,交流行业前沿信息,不断扩大自己的“草莓朋友圈”。
对种植大户们和经销商来说,草莓节更是一个丰收季。安徽博金绿色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方艳红拥有一个100多亩的草莓基地,每年草莓节前后,她家的草莓供不应求,采摘园里也一片火热。
产业兴、节庆火、村民富。草莓与旅游的碰撞,为长丰草莓打开了新天地、注入了新活力。
孩子们一起画草莓 郑志宏/摄
全域旅游下活“一盘棋”
这几年,长丰围绕农文旅频频出招,将乡村休闲游玩得风生水起。
2024年,长丰县委、县政府印发的《长丰县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休闲采摘到长丰”总体定位,做大做强“心有梦·就长丰”文旅品牌,构建休闲采摘游、科创科普游、乡村度假游3大文旅片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长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
由此可以看出,山水资源不丰富的长丰,能够在乡村旅游的浪潮中闯出新路,发力点就在休闲采摘。
长丰的休闲采摘有多火?该县文旅局副局长李峰这样形容:沿着高速连接线和S311十几公里,路两边都是采摘园;每年从春节前采摘的热度就一路攀高,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
怎么让采摘的游客留下来,延长旅游产业链?长丰县不断创新,书写“无中生有”文章。
首先是让乡村环境美起来,建成了一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批省级精品示范村,打造乡村网红打卡点。其次是旅游配套建起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露营地、“后备箱”基地、美食村成为游客新去处。再次是让旅游业态多起来,草莓文化博物馆、草莓守望园等一批特色农文旅项目已落地开业,红莓谷、夏塘里、北城万达、金大地·庐州天地等一批特色旅游街区也推进了商文旅融合发展,下塘汽车主题公园和全地形专业赛车场也正在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长丰县用花样巧思吸引游客,比如开通合肥地铁“长丰草莓号”专列,以“红颜”草莓为主题创作现代庐剧《红颜》,开发草莓香皂、草莓抱枕、草莓手机壳等各种文创产品,贴心编制长丰四季休闲采摘精品线路……
如今,游客在长丰除了摘草莓,还能逛展馆、看非遗、体验农事活动,品尝水家湖烧鸡、罗塘红烧肉、马郢健身羊等地域美食……“吃喝玩游购娱”一站式体验,让来长丰休闲旅游成为周边地区居民的假日优选。
串点成线、串珠成链,长丰县整合提升全县文旅资源,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五星级农家乐3个、省级特色美食村2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3个,马郢村更是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联动,为长丰全域旅游注入强劲动能,助推旅游业成为长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李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