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照耀临湖 四维服务温暖人心
来源: 2025-01-10 10:37:27 责编: 余红霞

“爷爷您在家吗?我们来给您更换玻璃啦”家住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服务中心祥园的王爷爷高龄独居,腿脚不便,社工在入户过程中发现其卧室玻璃脆裂,门窗漏风,还存在安全隐患,便立即联系维修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王爷爷更换玻璃,看着新玻璃,王爷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近年来,临湖中心以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其生活品质为目标,成立“满天星”社会救助项目,引入润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围绕“生活陪伴、成长陪伴、健康陪伴、互助陪伴”四个维度,分别组建“安星”助学、“暖星”助洁、“益星”助医、“启明星”成长等志愿服务队,开展救助服务163场,覆盖2789人次,撬动资金8.37万元,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为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色升温。

“暖星”助洁,让生活陪伴暖人心扉。为全面掌握辖区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救助需求,社工深入开展入户探访工作,及时发现并响应救助需求,实施“一户一档”管理。目前掌握不同类别人群的需求建立救助帮扶台账288户,收集个性化需求289条。根据救助对象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分层分类救助服务策略,精准回应需求。一是加强特殊困难老人陪伴,做到周探望、月走访、重要节点关怀慰问,组建“暖星”助洁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助洁服务;二是加强困境儿童的陪伴,结合需求提供心理关怀、个案管理、社交融合等服务,护航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三是加强困境妇女的陪伴,结合需求联动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安星”助学、“启明星”助才,让成长陪伴有希望。“我能喊你妈妈吗?”困境儿童小宇(化名)因父亲服刑、母亲出走,一直在奶奶的抚养下生活,面临着诸多困境。社工通过个案管理服务为小宇链接了教育资源,逐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并带小宇参与社区活动,引导他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为给辖区困境儿童提供成长陪伴服务,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救助服务中,截至目前开展服务71场,服务525人次。联动辖区科技企业及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启明星暑期成长计划”系列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家门口的研学活动;整合高校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及爱心企业资源,成立“安星”助学志愿服务团队,提供课业辅导及助学金支持,为家庭经济困难且需要课业辅导的困境儿童打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联合专业心理老师通过心理团辅等形式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了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六一儿童节,链接辖区爱心企业为55名困境儿童实现了微心愿。

“益星”助医,为健康陪伴筑牢防线。家住吉园的张爷爷不幸因脑充血引发半身不遂,行动受限,并伴有高血糖症状。“益星”助医志愿服务队定期前往张爷爷家中,为他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药物用量,并提供饮食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服务,张爷爷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家属感激不已。“满天星”社会救助项目整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医院、眼科医院等公益资源,组建“益星”助医志愿服务队伍,一是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增强救助对象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二是开展户外义诊服务,让辖区救助对象享受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三是对患有高血压、高血糖且行动不便的救助对象定期上门进行健康监测和用药指导,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建立完善的救助对象医疗档案,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关怀。截至目前开展17场健康陪伴服务,服务884人次。

结对帮扶,让互助陪伴传递温暖。为进一步拓宽社会救助对象参与社会的渠道,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区,一方面社工组织邻里融合活动,促进救助对象与居民的融合,引导社会救助对象走出家门,消除救助对象的自卑感;另一方面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园,培育邻里帮扶志愿服务队10余支,针对高龄独居、出行不便的救助对象形成“三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开展日常陪伴、节日暖心餐、免费理发等服务,形成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临湖中心“满天星”社会救助项目将继续遵循“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并创新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四维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全力助推临湖中心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周亚娟 林春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