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庐江县凌安村:村庄变景区 风景变“钱景”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文/图 2025-01-07 10:34:45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喻寒松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竹里馆》中描绘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意境。庐江县龙桥镇凌安村上冲村民组就有这样一个地方——“近乡野幽篁里”文旅项目。

1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寨基山脚下的凌安村上冲村民组,一个仅有1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被连绵的“竹海”包围,环境清幽仿佛世外桃源。村民房屋依山而建,家家门前都有盆栽绿植,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子中间,一座设计精巧的凉竹亭集竹艺、休闲、观赏于一体。眺望远处,群山连绵起伏,气象万千。

“这个文旅项目总运营面积约5公顷,主体区域由10栋大小不一的农房整修后建成,具有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研学、美育、疗愈等多种功能,面向休闲自驾、亲子研学、沙龙团体三大目标客群。”近乡野幽篁里文旅项目负责人周剑昂告诉记者,在项目设计中,他们巧妙地将现代元素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让游客享受高品质服务的同时,感受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凌安村有38个村民组,3600多人口,2200亩耕地,成片竹林有1.8万亩,是省级森林村庄,素有“九里长冲九道弯,万亩竹海万重山”之美誉。黄昆公路穿境而过,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宽敞,沿途风景如画,村落在竹林的掩映中若隐若现。

“凌安村发展旅游的环境很好,万亩竹海四季常绿,是天然的‘大氧吧’。寨基山海拔463米,为庐南群山之首,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晴天时,登上山巅,万亩竹海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心胸顿时豁然开朗。”凌安村党委书记盛青松对记者说。

“我们以创建合肥市首个竹文化艺术空间部落为宗旨,营造远离都市喧嚣的竹艺术文化村落。”近乡野幽篁里创始人聂媛媛告诉记者,2024年国庆节开始试运营,目前运营中心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工艺术品,既有传统的竹编、竹雕,也有时尚新潮的竹家具,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竹文化的丰富多彩,也让游客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2022年,在一次田野调查中,聂媛媛来到凌安村,踏进了万亩竹海,当即对这个竹林里的村庄产生了特别的好感。随后,她带领团队深度挖掘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并与团队另外两位伙伴萌生了将传统竹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想法,打造竹文化、竹创意的艺术空间部落。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游客逃离都市,身处竹海,品茶赏竹,放松身心。”聂媛媛介绍,此外,在林中剧场将不定期上演以竹为主题的话剧和音乐会,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享受。

在龙桥镇党委副书记宋创业看来,作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凌安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农旅富民、大美庐江”号召,利用好境内的青山绿水,借助庐南川藏线开通契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好竹文化旅游品牌,是个切实可行的路径。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凌安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1000万元,建设“近乡野幽篁里”文旅项目,致力让村庄变景区,风景变“钱景”,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上冲村民组村民李忠能一直在黄屯老街做生意,在街上买了房子,家中老房子闲置多年。村里将他的闲置房屋收储,用于发展文旅项目,给予补偿26万多元。村民李大全则将闲置房屋租赁给文旅项目租期10年,租金总计2万多元。村民朱腊梅一直在县城做生意,2023年她回到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将自家破败的老房子拆除,新建了一座两层楼房,用于开办民宿,获得政府奖补20万元。

“凌安村是2024年度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总投资3000多万元。我村将用好这笔资金,大力提升境内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让村庄整体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盛青松表示,村里还将结合万亩竹海观光和国储林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并鼓励村民参与文旅产业,向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不懈奋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