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于出海。关于为什么要出海做全球化?企业的角度来看,海外市场规模庞大,因此要出海;做企业必须要增长,而要持续增长,海外渠道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二次曲线增长模式。关于如何出海。一是选国家。二是搭建组织。张万林采用1+1模型,第一个1是拥有这个国家本土5-10年工作经验的人,公司有20个左右去往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拉美、墨西哥、沙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管理者,全是研究生和博士留学生,他们了解当地文化、宗教和制度。而这些人,公司一般经过层层筛选录用后,马上拉回国内公司,跟他一起相处6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令他们与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趋同后,再派出去。第二个1是外派出去、在国内公司已经做了3-5年的,熟悉公司内部流程制度、行业产品。这样的两个人的结合,搭班子,便对海外企业和业务的运营有了质量的保证。三是商业模式。其实无论什么商业模式,张万林出海遵循“决心、信心、耐心”六字方针,既决定了出海,风雨无阻,一定要出去;而作为创业以来在国内什么商业模式都经历的市场先驱者,出海虽不能说是降维打击,但至少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充满信心;而耐心是最重要的,出海一定要扎下根来,扎根在这个国家,跟国家一起成长,遵守国家的法律、宗教和文化习俗,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在当地国家做大做强。所以,究竟是to B, to C还是什么商业模式, 这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相应制定。四是供应链的匹配。一到底卖什么样的货给当地国家,这个很关键。原则是要有用户思维,即卖什么货取决于当地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也是本土化的一个体现。二是除了做大量一线品牌产品外,也带着自己的产品去卖。三是用全球化的资源做全球化的生意,就是说不光我们把中国各类产品卖到海外去,也会将比如印尼的咖啡、加拿大的保健品等产品卖到中国来。三是人才的匹配上是用全球化的人才。四是全球化的技术,即也可能将海外很好的技术输入到中国来,弥补和提高公司整个国内的竞争壁垒。综上所述,如何出海是聚焦在顶层设计的选国家、搭班子,然后选择商业模式,最后PK供应链。良米的发展有三轮驱动,第一个轮子是供应链,第二个轮子是国家,第三个轮子是渠道。出海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大量的前期丰富积累与基础准备,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谋定而后动,而非盲目去打仗。第三,关于做企业的心得。张总觉得做企业永远不要谈成功,要谈成长。做企业要拥有企业三要素,即战略、组织、文化。一是战略。首先战略的略是省去的意思,就是要懂得做取舍。是要弄明白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次是要清楚优先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再次就是要注意节奏。什么叫节奏?就是不要一开始就做得很大,发展得很快,要控制好发展的节奏。你的组织,你的人才体系,你的后端体系是否能够跟得上你的发展规模。最后是平衡,要找到发展的平衡点。既要有规模去整合资源,也要保证质量,不要只一味为了规模而规模,而要到一定时候讲质量求利润的规模。二是组织。说到组织一般强调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岗位上,张总觉得并不一定,选最优秀的人不如选择最匹配自己的人才,这才是更重要的,选人比培养人重要100倍。如何做到1+1>2?究其根本就是要杜绝企业内耗。只有拧成一股绳,企业才有组织的活力。三是文化。做了24年的企业,张总深深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尤其在疫情中体会更深。文化是一家公司的土壤环境和氛围,企业形势好的时候不见得有感觉,形势不好的时候是能够救命的!2020年疫情时良米实现了难得一见的逆向的增长,在整个行业脱颖而出,其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的过硬的文化与凝聚力!疫情时,公司几百人没有一个逃兵,大家众志成城,时时在线,当时,整个经开区只有良米一家企业每天都在发货。当时公司刚好也备有防疫性产品。所以,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关于现在,在繁杂多样的商业模式改革中如何选择,张万林建议要注重生意的本质,抓住底层逻辑,比如做零售生意的本质,一是提供非常丰富的产品,二是性价比好的产品,三是拥有很好的服务,四是效率特别高。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效率问题,他觉得效率是要借助技术来实现的,而不是靠人加班拼命来实现的。未来20年靠什么来改变?是AI技术。因此,必须要快速拥抱新的技术,用好这些工具,比如chatGPT、SORA等。我们出海,首先就搭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将全球化打通,才能做到人虽在国内也能控制全球各国的每天库存、销售、投入利润等。第四,关于创业。创业者必须具备很多素养,需要综合性的能力。要有前瞻性,还要有抗压力;要有市场洞察力,还要懂财务、人事等,什么都要懂。还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张万林主要做三件事:第一,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第二找人,选择比我牛的人加入到公司来。第三整合资源,做他们做不了的事情。在此,寄语各位创业者两点:一是做事一定要讲诚信。我们要坚守长期价值,要看得远站得高。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小利,不讲诚信,那样的人最后一定做不大。诚信是一种信誉,也是无形的资产。二是要脑力、心力、体力三力俱在且俱强。要有好的脑力,脑力使我们保持持续的学习,才能在这信息化变革非常之快的时代拥抱新的变化,穿越周期,赢得成长。要有好的心力。通过打胜仗,提高抗压能力,提高自信。要把最有限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人和事上,要做减法,提高自己的心力。要有良好的体力,体力非常关键,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创业者有再好的想法,没有好的身体,一切根本无从做起。总之,创业者必须保持好的脑力、心力和体力,只有这些强大了,保持清晰的头脑,正确且高维度的认知和广阔的视野,才有机会去破界,作出科学的决策。张万林思维敏捷,妙语连珠,一番长效输出后,在座新会员企业家听得十分入神,现场座谈会由此而开启。大家纷纷就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一一向他请教。他耐心聆听,认真作答,从多个维度梳理大家的思路,指点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参加者无不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张万林的倾情分享也用事实向大家佐证了前面入会培训时谈到的商会给予会员的诸多利好,比如通过培训分享会,能给到各位会员企业家们很多启迪,获得好的思路和做法,战略上的指引,榜样的力量。因此,加盟合肥市宿松商会优秀的平台,对于大家个人的提升和企业的成长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