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姚村镇党委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路径,坚持通过“以三精促三有”,从摸排管理、充电蓄能、作用发挥等方面聚力,切实发挥流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示范带头作用。
精准化摸排,确保联系有专人。全镇七个村(社区)党组织定期“地毯式”摸排,采取支部上报、系统联查、电话详询等方式,拓展流动党员信息采集渠道,全面了解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流动时间、人员类型、联系方式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动态更新全镇流动党员信息库,细分台账,对全镇流出的57名党员,建立“1+2”联系机制,每名村干部至少结对联系2名流动党员,定期采取电话、微信联系,及时掌握流动党员近期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动态,介绍家乡发展情况。
聚焦流动党员最关心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咨询40余次,帮办实事13件。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做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精心化服务,确保学习有保障。根据“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灵活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线上”同步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载体,实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解读、时政要闻、支部动态等资料70余次。促使流动党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量学习”,积少成多。
“线下”集中学,充分利用各个流动党员返乡节点,积极开展“线下”送学,依托党员冬春训、主题党日、座谈会、“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开展以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等为内容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2024年以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工作,为流动党员线上送学140余人次。
精细化管理,确保奉献有载体。充分利用春节、中秋节等在外党员返乡高峰期开展“归雁暖巢”行动,通过开展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小板凳会议等方式,发掘流动党员中讲政治、善服务、能带富的“领头雁”,配合书记领办项目—《行走的课堂》的实施,发挥流动党员眼界宽、信息灵、观念新的优势,细化创业培训、农产品加工、电商直播等帮带课程,培育一批带富示范标兵。
今年以来,共收集流动党员建言献策40余条,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售卖茶叶、葛根粉、焖酱等特色农产品,解锁新时代助农新技能。同时,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主动报到,参与治理、树立形象,让流动党员堡垒真正实现“一面旗帜两地红”。(朱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