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旌德县版书镇隐龙村,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油茶树长势良好,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油茶花次第盛开。山下,种植大户朱业明正忙着将油茶籽铺晒、分拣、剥壳,确保油茶“硕果归仓”。
今年80岁的朱业明,种植油茶已有5个年头,得益于管护措施的优化,他的基地今年迎来了大丰收。“这批油茶是2019年种植的,到今年正好5年,可以采收。我一共种植了近30亩的油茶,全部都种在村里的山地上。今年大概收了10000多斤的油茶籽。”谈起油茶种植“钱”景,朱业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油茶籽经过晾晒、分拣、去皮后,一般都是商户直接上门收购,收购价格一斤8块钱,看这个形势,收成还是很不错的。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很有干劲。”
油茶是我国传统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树四季常青且根系发达,有绿化山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油茶果经济价值高,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不仅是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也是改善荒山荒坡生态环境的“生态树”和“形象树”。“油茶要丰产高产,管理也很重要。我们一般都是春季施肥,夏季除草,秋季采摘。采摘完以后及时整枝,以保证明年的产量。”朱业明说道。
油茶产业,绿了山头,富了百姓。近年来,版书镇立足自身山多地少的特点,发掘油茶树生命力强、茶油适用性广的特性,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油茶种植,扎实推动油茶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因油茶而兴的振兴新路子。
“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大。油茶种植‘三分种、七分管’,从优良品种推广到种植技术培训,我们都坚持对关键环节严格把关。目前,我镇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350亩,主要集中在隐龙村和白沙村。随着,油茶已逐渐成为村民长期稳定、年年受益的‘绿色银行’。”版书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版书镇将加大科技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合理开发山地资源,着力做好油茶文章,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油茶产业发展之路,让“美景”真正变成“钱景”,为乡村振兴“添绿增金”。(辛燕 黄力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