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创新网格治理理念,将“四事四权”工作法与“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相结合,引导基层群众积极融入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户长的作用,让户长参与基层方方面面的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在泉阳镇王付全村陈庄自然村,前不久,四户村民多年前土地租给大户种植,合同到期后,土地由于没有了地界,一时分不下去,闹起了纠纷,户长陈俊山第一时间出面调解,经过多方面协调,终于画上了句号。
在王付全村,像这样由村民选出的户长调解的纠纷和家庭矛盾就有36起,群众比较满意。王付全村结合实际,把全村居住相近的10户作为一个户区,划分了109个户区,经过群众推选了109名户长,这些户长充分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第一时间回应村民多样化的民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服务。
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党总支书记王允龙说:“这些户长就是这些户区的啊比较这个德高望重的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在平常这个化解邻里纠纷,以及两地纠纷呀,还有落实各项工作中啊,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实行党带群建、十户联治以来,这个矛盾纠纷啊也少了,因为有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在这个萌芽状态,所以村里的这个矛盾纠纷这方面的工作落实这方面的都很轻松,村干部的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村集体经济。”
而在泉阳镇张楼村,户长张学然把村民提出的修建村内道路的情况反映上去,并得到了落实,为全村群众办了一件实事。
界首市泉阳镇张楼村户长张学然说:“这些路以前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水要多深,人出不去,这个结果这个群里有反映,我作为户长,我向这个镇里反映,这个镇里集中这个力量,把我们村这个路修得非常好,这个交通比较方便了,现在人出行,哪条路修得都那么好,政府给我们办了一个好事。”
在泉阳镇,各村和社区都实行了“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机制,每十户左右群众推选一名户长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全镇建立1个大网格,7个中网格,119个小网格,811个微网格,身边的邻居变成了结对帮扶、民情走访的网格员,达到“群众的事群众办,群众的工作群众干,群众的活动群众忙,群众身边的模范群众评”的效果,一“网”兜起大小事,兜住村民的幸福感。
界首市泉阳镇党委副书记李丽表示:“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群建为基础,以户区为载体、‘十户’为单元、811名户长为纽带的‘暖阳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新机制,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元’,搭建了党群互动的‘连心桥’,推动了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的‘独角戏’向全员治理‘大合唱’的转变,着力突出问题导向,主攻短板弱项,推动了镇村各领域、各条线平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干群同心、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初步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网中结,难在格中解’。 ”
近年来,泉阳镇无上级交办案件、无信访积案,被评为界首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闫伟 岳阿亮 白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