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街面秩序好了,邻里关系和睦了,矛盾纠纷也少了,遇事依法办理的多了,社会风气也淳朴了”说起现如今的变化,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居民张大爷深有感触。
近年来,稻香村街道以平安法治建设为主线,以宣教教育为桥梁,以机制体制为保障,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不竭动力。
强化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该街道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正向作用,街道司法所认真做好“法律明白人”选任,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训,强化“法律明白人”职责,总结提炼“法律明白人”经验,借力“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关系熟、法律政策熟的天然优势“出海”,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四员一律进”社区活动。融合审判员、检察员、警员、人民调解员和律师资源,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他们亮明身份,持证上岗,精准服务。走街串巷,进楼入户定“格”,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把家长里短演绎成“和谐乐章”,让居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让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谱写出基层治理新“枫”景。
深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成果的“先手棋”,街道司法所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个性需求,确保宣教的法律法规既具普适性,又切实解决基层突出问题和矛盾,为此,该司法所定期围绕《宪法》《民法典》《信访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网络安全法》等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治宣传手册、播放法治宣传片等多种形式,以“以案释法”“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宣教内容,搭建起一座座通往居民心灵的桥梁。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法治理念、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让居民在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观念。
细化调解职能作用。完善调解体系网络,健全调解机制制度,实现调解组织“六统一”和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网格四级体系“绿色”畅通,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调解格局,充分调动社区调解队、“娘家人+律师后援团”“周末议事厅”、调解小分队等资源力量,确保调解力量充分下沉到基层,切实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为全面增强调解工作的实效性和高质量,司法所深入推进“以案促改”、案卷评查机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调解流程和方法,提升调解工作的时效率和成功率。加强与法院、公安、其他行政机关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形成调解“拳头”,对于复杂、重大、疑难案件,引入借助专业行业专家资源库力量进行联动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有效解决,维护一方平安和谐。(夏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