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居民有困难无法前来,我们就要主动走进居民身边,关注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在问题萌芽之初就加以解决,避免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不良后果,及时解决居民‘小家’难题,维护社区‘大家’的和谐安宁。”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巢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杜海燕,在一次成功调解家庭矛盾后感慨道。
故事发生在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巢桥居民区的矫正对象张某急匆匆地来到居委会,满脸愁容地找到了杜海燕。原来,他的儿子从小在单亲家庭中成长,正值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不愿意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与外界交流。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学校的老师,都无法打开他的心扉,最后张某只好向居委会求助,希望杜书记能够帮忙解决这个难题。
面对这一棘手的家庭矛盾,杜海燕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她多次上门拜访,深入了解了张某儿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让本已脆弱的父子关系雪上加霜。杜海燕深知,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因此,她采取了温和的方式,先是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尝试与孩子建立联系。她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坦诚地谈到了自己作为家长时犯过的错误,以此鼓励张某的儿子: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勇敢面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虑到孩子可能存在的戒备心理,杜海燕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她敲响了那扇紧闭的房门。通过长达五个小时的悉心交流,杜海燕用她的智慧和温情,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渐渐融化了孩子心中的坚冰。她不仅倾听孩子的讲述,还用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给予理解和安慰,最终成功说服孩子打开了房门,也打开了心门。
随后的日子里,杜海燕继续扮演着调和者的角色,组织了一系列的家庭会议,让张某父子有机会面对面地表达各自的感受和期望。在杜书记的帮助下,这对父子开始学会如何更好地沟通,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逐步修复了受损的关系。最终,张某的儿子重新回到了学校,父子俩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和谐。为了表达对杜海燕的感激之情,张某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居委会,上面写着:“情系百姓,解忧排难”。
杜海燕的故事,是无数基层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真实写照。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不仅解决了具体的家庭矛盾,更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家庭树立了榜样。在这个过程中,杜海燕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她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服务居民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范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