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没有出去人挤人了,就在家门口开开心心玩了一圈,重温了月克冲的‘三线文化’,去英雄烈士纪念馆体验了军旅文化,还逛了逛大刘村,范仲淹纪念馆的咖啡味道相当不错!晚上在云梦溪谷和好朋友参加了篝火晚会,一起在草地上围着篝火跳舞,别提多开心了!”住在广德市柏垫镇的女孩兴致勃勃地描述着美好假期。
近年来,柏垫镇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诗和远方”不再遥不可及,而是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了咱家门口。
门前道路变“富”路
“以前往茅田山上跑的路崎岖泥泞,除了咱们家住这里基本没有人来,这些年,路修的越来越好,不仅有路修的好,路边还修了亭子、景观台,来游玩的车越来越多了,还有专门从外地赶来的!”茅田村村民高兴地说。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在柏垫镇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近年来,柏垫镇以“竹乡画廊”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路域环境为重点,建设风景道26.4公里,完成沿线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41个,新建茅田山省级森林公园环山联网路3.3公里,并打造自在观山、松涛竹海等景观节点9处。这些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更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如今,无论是自驾游还是公共交通,游客们都能轻松抵达柏垫镇,享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道路的畅通,不仅拉近了柏垫镇与外界的距离,更拉近了游客与这片土地之间的情感纽带。
村前屋后变景色
“过去,大刘村的村民大多以传统的农耕生活为主,村前屋后往往是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的角落。这几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范仲淹纪念馆的修建,让大家意识到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很多村民自发地将原本杂乱的村前屋后打造成了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景点,有的在屋前种上了五彩斑斓的花卉,有的则开辟了小菜园和小果园,既美化环境也增加了收入。”刘福桥村党委书记范忠俊介绍道。
在柏垫镇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默默无闻的一些村前屋后,如今已蜕变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这些景点的打造,不仅提升了柏垫镇的整体形象,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体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些景点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家乡产业变“兴”业
“这次假期,我按照柏垫公众号发布的游玩路线来这里一路玩下来,逛到了位于姚村桥附近的共享橱窗,觉得很有创意,在这里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挑选橱窗上的伴手礼,都是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一看就很正宗,就买了一些。”一位来自宁国的游客正在游览。
柏垫镇以农产品为核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实现了农副产品的提质增效。一方面,柏垫镇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快交易大厅、冷库等设施等配套建设,促进茶叶、板栗、水果等农特产品的储藏和销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柏垫镇创新发布“风物柏垫”公共服务品牌,串联起竹乡画廊沿线的文旅企业、非遗工坊、专业合作社等,共同打造农产品展销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柏垫镇的农副产品已经成功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彭莘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