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古坊乡
古坊乡:秘境茶园“点绿成金”
来源:杨静 2024-10-18 15:29:04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岳西县古坊乡位于皖鄂边界,是安徽省的西大门。全乡平均海拔600米,耕地面积730公顷,山场面积275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近年来,古坊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本地的特色产业——“长岭兰芽”绿茶上持续发力,深入实施生态茶园提质增效项目,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政府倾力建龙头。为做全茶叶全产业链,发挥国企引领作用,培育骨干龙头企业,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岳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古坊乡茶叶发展瓶颈问题,古坊乡积极与县茶叶龙头企业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系,联合古坊乡种茶、制茶的大户岳西县林兰名茶厂,打造出翡冷翠古坊生产基地。该基地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6平方米,配置有岳西翠兰、红茶、炒青、黄大茶等自动化生产线。日加工鲜叶最大可达12000斤,一举成为岳西县域内生产线最多,日产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

古坊乡在宣传上多点发力,大力提升古坊茶叶的品牌价值,助推基地扩大发展面。连续两年与县农业农村局和安徽翠兰投资有限公司一起组织承办了“2023岳西翠兰开园节暨翡冷翠·古坊数字化生产线开机仪式”以及“2024岳西翠兰开园节暨翠兰仙子古坊巡游会”等活动,活动邀请了多名国内著名茶产业专家,利用多媒体直播报道宣传,大大提高了基地的名气。通过组织举行“村BA”等活动,为基地生产的黄大茶宣传造势。在“直播小镇”项目中,把茶叶产业作为宣传的重中之重,“皖西秘境,上古茶坊”的名片正在逐渐打响。

科技人才齐助力。充分借助安徽农业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实现强优补短。2022年5月,岳西县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岳西县茶产业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宁井铭教授担任院长。由宁井铭亲自拟定了古坊生产基地的生产设备改造升级的方案,有效增加茶园亩均效益,促进茶农增收。

2023年4月12日,基地首开古坊乡红茶的流水线生产,实现了古坊乡制作红茶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翡冷翠古坊生产基地结合了传统烘青绿茶和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通过扬长避短,把夏秋茶的原料制作成了香高味醇的一款性价比高的口粮茶“金翠兰”。同年,古坊生产基地开始试制皖西黄大茶,红茶、 “金翠兰”、皖西黄大茶等产品,都成为古坊茶产业链中的“新户口”,让古坊茶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管理优化双拳出。古坊乡始终自觉肩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担当,茶园管理重施甚至全施有机肥,降低茶叶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茶园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提高茶叶的产量。在示范区茶园通过扦插全降解友好型粘虫板,安装友好型杀虫灯等措施,实施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减少茶叶的农药残留,保证茶叶的食品安全。

为了杜绝除草剂的使用,在幼龄茶园播种白三叶草,控制茶园杂草生长,调节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等作用。成龄茶园铺盖秸秆,提高秋冬季茶园的防寒防旱功能,当秸秆腐烂后,还可以为茶园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提高茶园的肥力,相应提高茶叶的产量。

茶产业作为古坊乡支柱产业,古坊乡通过多措并举成功带动了全乡75户脱贫户共同发展,开发了200余亩荒山及200亩低产茶园,基地成员经济效益逐年提升10%以上,连带受益茶农达500余人。不仅为古坊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加快推进了茶旅融合的发展步伐,为生态茶旅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多条路径和无限可能。古坊乡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找到“两山”转化的高效路径,“绿叶”变“金叶”,“茶山”换“金山”,真正实现了“点绿成金”。(杨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