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讲好黄山市退役军人故事,更加立体和全方面展示优秀退役军人和拥军人物风采,近期,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老兵融特推出《黄山老兵访谈》节目,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将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更加鲜活立体地呈现出来。
在黄山市屯溪区有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荣立过个人三等战功的老兵倪国初,2015年退休后九年多来,一直致力于寻访拍摄老兵,如今已累计为近300名老兵留下宝贵影像资料,其中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有一百三十多人。
本节目策划者从2022年7月份开始,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跟着倪国初上门为老兵拍照,到如今已有两年多。近日,探访到徽州区富溪乡的新田村有位百岁抗战老兵,9月28日一大早便陪同倪国初老班长驱车前往采访拍摄,本期访谈借此机会,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一次上门拍摄老兵的全过程。
“我们寻访到的老兵大多住在深山里,开车经常是从八车道到四车道,再从四车道到两车道,最后再到单行道,有时还要步行走山路,不过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很美。”倪国初笑着说,沿途的秀美风光是寻访过程中最大的享受,遇到特别惊艳的还经常会停车下来拍点风景。这次虽然离市区只有六十多公里,即使在去的过程中,在单行道没有遇到会车、堵车等情况,七点半出发仍旧九点多才赶到。
每次到深山里或者去拍摄刚出院不久的老兵,倪国初都会带箱牛奶,和香蕉、面包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次也没有例外。“今年初,102岁的抗战老兵谢芹去世后,如今全市仅有这一位百岁抗战老兵了,正好赶在国庆前去上门拍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倪国初感慨道,这些年他拍过的老兵陆陆续续有二十多位离世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九年多来与时间赛跑,抢救式寻访拍摄,如今只要是知道的都已上门拍摄过,所以最近当得知新田村有位百岁抗战老兵,会若获至宝赶紧驱车前往。
“我要通过照片全方位记录老兵,很少能一次就全部拍完的,经常会遇到老照片和奖章之类不齐的,那就约好等下次集齐后再上门拍,如果遇到奖章和纪念章遗失的,我还会去找别的老兵借,拿过来拍完后再还回去,尽可能让老兵拍摄时不留任何遗憾。”每次上门拍摄,除了在党旗前给老兵拍照,还会拍一些日常生活照,和一张最年轻军装张相同姿势的对比照,更会把老照片和老物件专门用微距镜头翻拍下来,遇到老兵夫妇都健在的还会为他们拍合影。
图为倪国初在党旗前给百岁抗战老兵汪志祥拍照留影
“每次过来拍老兵,我们都会和老兵一起合唱军歌,特别是遇到抗美援朝老兵,肯定会一起唱志愿军战歌,拍好后我会挑一张党旗前拍得最好的,洗印出来装裱好再给老兵送上门。”这次因为汪老爷子百岁高龄,未能一起合唱军歌和拍一张最年轻军装照相同姿势照片,倪国初还觉得略有遗憾,在返程的途中路过前不久拍摄过的一个92岁抗美援朝老兵江应其家,正好上门将装裱好的照片给江老送过去。
“这次还算比较顺利,七点半出发,返程途中吃碗面条,一点种返回,简单收拾一下正好还能眯一会。”对于此次拍摄,倪国初还比较满意,经常会遇到需开车一百多公里还要再步行几公里山路的,一大早出门晚饭前都难赶回来。“返程途中的面条吃得最香,一个确实是味道正宗分量足,另一个也确实是饿了。”倪国初开玩笑道,九年多寻访拍摄下来,不仅对老兵基本情况和分布门清,对沿途好的面店也是了如指掌。
据悉,江志祥,1925年出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他革命道路的第一个引路人被人称为“打不死的刘奎”,之前江志祥还有一张和刘奎的合影,遗憾的是后来不慎遗失了。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刘奎成功突围,为保留革命火种,以新田六村、天湖山为据点,有步骤地发动与组织农民群众,建立游击根据地,就是那时游击队经常住在江志祥家,跟他熟了就动员他参加革命,1945年的一个下半夜,江志祥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正式加入了刘奎的游击队。
在天湖一带打了2年游击战之后,江志祥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革命导师——开国少将倪南山。1948年,江志祥跟随倪南山部队南下江西,针对国民党的“清剿”展开激烈斗争,他本人也在这时候负了伤。就这样,江志祥在部队一待就是将近十年。1954年转业到地方,在江西抚州地区的南丰县担任过武装部部长,后来又在当地航运公司当过经理。196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生性秉直的江志祥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新田村,在这里一直务农至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志祥毅然决定拿出自己的两万元存款,委托村干部将善款捐赠到防疫一线。(黄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