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玉米、芝麻等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走进界首市任寨乡田地里,一辆辆收割机、打捆机来回穿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任寨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秸秆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的原则,通过秸秆打捆变废为宝,既防止了火灾,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积极培育壮大农业、农民、农机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引导具有作业能力和条件的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秸秆的打捆清运离田工作,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玉米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和清运车辆等现代化机械设备紧密配合,形成了一条高效的秸秆处理流水线。玉米收割机在快速收割玉米的同时,也将秸秆切碎洒落。搂草机迅速将散落的秸秆聚拢成整齐的草垄,为后续的打捆作业做好准备。打捆机则沿着草垄前进,将秸秆打成一个个结实的草捆。最后,清运车辆及时将这些草捆运走,确保田地干净整洁,为后续的土地耕种创造有利条件。
“原本回收秸秆需要村民自己收割,用农用三轮送到厂里来,费时又费力,现在回收秸秆基本都是机械化压茬推进,打一捆只需要40秒,一亩地二十分钟就能结束。”据任寨乡秸秆回收站负责人介绍,机械化秸秆处理方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原本繁琐的秸秆处理任务,现在通过机械作业得以轻松完成,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回收后的玉米、芝麻等农作物秸秆由他们负责联系秸秆回收企业,交由企业制作成饲料、肥料、燃料等,实现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
机械化秸秆清理行动的推进,不仅解决了农民处理秸秆的难题,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和效益。同时,避免了焚烧秸秆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任寨乡将继续加大机械化秸秆处理的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张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