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司法所牵住法治宣传教育“牛鼻子”,结合街道客观实际,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和民生期待,全面构建“法治+文化”、“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模式方法,不断延伸宣传触角、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持续广泛掀起“法律七进”“江淮普法行”“谁执法谁普法”“国家宪法日”等普法宣传热潮,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落地落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全面增强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急群众所需,送法到“家门口”
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从辖区居民普遍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出发,普法志愿者、义务宣传员、网格员、红包小管家等志愿服务团队进社区入楼栋,走千家访万户,切实筑牢居民“法治之钙”。通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法治宣讲主题活动,为居民解读剖析宣讲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畅通法治需求的“神经末梢”。倾力打造家门口的法治文化宣传矩阵,做到5个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栏全覆盖有作用,功能服务得到全面升级提档,实现“一社区一品、一社区一特色”,居民目之所及,皆是法治“风景线”。
享本地特色,构建调普“一体化”
结合辖区特点优势,充分发挥、不断丰富“周末议事厅+网格化+板凳会+居民评理说事点”等矛盾纠纷多元解纷体系特色亮点工作,寓“法”于“调”,借“调”释法,调普结合,相互促进。在调解过程中,邀请辖区居民全程参与调解,通过以案释法、说法析理、举一反三等方式帮助当事人清晰事实,研判法律关系,把握利害冲突,教育引导广大居民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做到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居民“沉浸式”“全景式”学习掌握领会法律常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与启发,得到解决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地的社会成效。
集各方资源 “线上+线下”齐发力
线上,街道司法所积极通过各种微信群搭建起“指尖上”普法共享课堂,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四员一律”“法律明白人”等“巡诊问诊”,定期推送法律知识“菜单”、法律服务指南等法治“大礼包”“小贴士”,以辖区居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法治案例及时普及传播分享给居民,架起警民、干群“连心桥”;线下,通过悬挂横幅、“摆摊设点”、开展法治讲座培训、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展板、电子屏巡回播放、散发讲解“明白纸、一封信”等“面对面零距离”形式,释法析理,答疑解惑,交流互动,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 夏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