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休宁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通过非遗技艺、非遗文创、非遗美食与文旅的融合,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的缤纷活力。据统计,今年1—8月,全县共接待游客53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4.94%。
“我是从浙江过来的,齐云山不仅景色优美,拥有摩崖石刻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晚上还有炭花舞表演,看了感觉非常惊艳、非常震撼。”中秋假期,游客胡先生为齐云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点赞。据了解,中秋小长假期间,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非遗“炭花舞”表演吸引众多游客久久驻足。千万粉丝级UP主“南翔不爱吃饭”与七江炭花舞传承人胡光旦老师的倾情演绎,为非遗炭花舞重燃火焰,给游客带来浪漫惊喜,让齐云山再次火爆出圈。
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还开设了13个非遗体验馆,引入徽州剪纸、徽州皮纸制作技艺、徽州糕饼制作技艺、徽州三雕等27项多级非遗项目入驻,推出“横江舞金龙”“齐云打铁花”“鱼灯游园会”等民俗节目,让广大游客在参与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
“徽州楮皮纸制作技艺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捡皮、打浆、抄纸、烘纸、检验,同时选用优质原材料,每一张纸都是手工制作。”在黄山市凝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徽州楮皮纸古法造纸车间,一场徽州楮皮纸非遗研学活动正在进行。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手把手带领学生们体验抄纸、烘纸等,非遗文化与研学的结合,让学生们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徽州楮皮纸的独特魅力。
为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休宁县还组织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展示展演活动8场,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5场,新增公布徽州酱油酿造技艺等7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得胜鼓人物形象摆件、文小休·武小宁套色打卡印章等文创产品,张光武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公示名单,朱建新等5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状元城充满浓浓非遗味。
从传统到新潮,非遗与文旅的融合不仅让游客“越游越新”,也让时光长河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喜爱。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拉长旅游消费链条,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吴玉洁 吴惠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