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柏垫镇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建、管、用、延”相结合,积极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和延伸服务,为村民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积极推进全民阅读进乡村,提高书屋利用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强化基础建设,打造乡村文化新地标。柏垫镇着力解决广大农民“借书难、看书难、看不进”等问题,在实现全镇14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书屋选址、延伸书屋“触角”、更新基础设施。将农家书屋从以往较单独、封闭的空间迁移到人流相对集中、交通较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活动室、村部文化广场、乡村旅游景点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严格制度管理,保证书屋运营高效率。柏垫镇制定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依据“有人管理、按时开放、方便群众”的原则,选择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村“两委”人员或热爱文化活动的新乡贤、退休教师、党员等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促进书屋管理员从图书“看门人”向阅读“引路人”转变。与新华书店合作,选择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质读物,同时丰富书籍种类,囊括种植养殖、蔬菜生产、科普知识、农业政策、法律知识等各个方面书籍,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强化活动引领,激活文化振兴新引擎。柏垫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农家书屋深入开展亲子阅读、读书分享、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等主题活动,让村民“进得来”并“留得住”。依托丰富的图书资源,开展普法、科普、政策宣传等活动,将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农民学科技的主阵地、宣传政策法规的主战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渠道。
整合社会资源,拓展书屋服务新平台。柏垫镇依托农家书屋的平台资源,利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组织开展暑期课堂、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拓展、兴趣培养等志愿服务。引入乡贤力量参与建设,结合范仲淹纪念馆把农家书屋打造成集蓝染研学、公益课堂、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希文书院,将乡村旧民居打造成集“琴、棋、书、画、茶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书院。
柏垫镇将继续聚焦基层群众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让农家书屋更好地支撑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新时代农村文化事业,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精神高地”。(张韦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