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享受“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中经历完整的数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实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实践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翠庭园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动手做数学”的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升的容器或者自己动手“做一做”一升的容器活动充分认识了“升”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升”的理解,在“知”与“行”中发展量感 。
1.找一找。超市里的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孩子们在大大小小的瓶子、罐子上找寻标有升和毫升的字样。同学们边寻找边记录着,哪些是1升的呢?哪些比1升还要多?哪些饮料的容量是毫升做单位的呢?通过“超市之行”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做一做。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看懂了”的肤浅层面,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艰辛地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造活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数学实践作业活动,让孩子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实践作业。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找”、“做”“玩”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相信每一位孩子都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走进数学、爱上数学。(朱津辉 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