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孤寡老人的幸福感——“小网格”有力量 服务民生办实事
来源: 高敏 2024-09-02 11:11:18 责编: 何兰

“你就是我的亲人哎,我侄儿天天忙,都没时间来看我,你还天天到我这来关心、陪陪,比我亲人还亲......”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汇林阁社区汇林阁小区的刘民复(化名)拉着小区网格员的手说道。

刘民复(化名),今年84岁,是汇林阁小区的一位孤寡老人,体弱多病,腿脚不太灵活,生活比较拮据,闲时就会在小区里捡些废品变卖。笔架山街道汇林阁社区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将其纳为特殊困难老人,对其定期走访,开展精准帮扶。

小区网格员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作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守护者,作为最贴近百姓的服务者,他们非常关注小区的困难和弱势群体,经常到刘大爷家中看望他,和他唠唠家常,叮嘱他要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将手机号码留给他,方便老人有需要时联系。照顾关心老人,似乎成了网格员的日常,同样也是街道和社区的重点关注和帮扶对象。

2022年底,笔架山街道实施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程,为辖区独居老人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刘大爷家里也安装了一个,也多亏这个装置,让老人也多了一道“防火墙”,一份安全保障。2023年3月,老人在家中摔倒,无法站起身关闭厨房的燃气灶,幸亏家里的报警器触发,社区网格员及时上门,关闭火源,并将家里的滚滚浓烟散去,否则后果难以想象。一年多以来,老人家里发生多起类似的情况,每次网格员、物业或者社区红色管家都能立即赶到现场及时处置,防止了意外发生。

每到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笔架山街道和汇林阁社区都会链接资源,携手共建单位和爱心企业为辖区困难老人开展结对帮扶慰问活动,刘大爷也是每年的重点帮扶对象,街道社区和社会为其送去关怀和问候的同时,送上慰问金或者慰问品。刘老总是笑脸盈盈地表示感谢,“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现在一个人,老得不中用了,你们还对我这么好”。

今年6月,笔架山街道社区老年食堂正式运营,为辖区老年人解决了用餐问题。由于刘大爷行动不便,担心其路上出现不适和意外,小区网格员和食堂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让他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有一天,网格员去家里送餐时,发现老人不在家,后来才知道他自己推着扶手车去老年食堂了,他说:“听小区老人讲社区食堂搞得不错,我也想来看看,感受一下氛围,和其他老人一起吃吃饭聊聊天”,餐后,网格员将刘大爷安全送回家。路上,刘大爷感慨地说,“食堂搞得很好,服务人员态度也好,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希望这个食堂会越来越好!”笔架山街道社区老年食堂自正式运营以来,得到了辖区居民们的支持和认可,据悉,该食堂是笔架山街道采用机器人炒菜模式的第三个社区食堂,经营经验丰富,饭菜可口,价格优惠,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幸福感。

接下来,笔架山街道将继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坚持“ 敬老、爱老、助老”服务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安”。在助餐服务的基础上,拓宽服务格局,整合多方力量,打造“医养结合”双重服务体系,将中医、护理与养老服务融合,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网格员是关爱、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是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笔架山街道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全面推行“网格+党建”“网格+服务”“网格+共治”多网合一的管理模式。让网格员本着“服务零距离”的工作原则,秉承为民服务的理念,用执着和坚守书写着“小网格”里的“大情怀”,形成辖区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将“首善笔架山”、“爱心汇林阁”的口号响彻到辖区每个角落。(高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