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庐江台创园精心谋划,全面指导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进一步兜牢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园区高度重视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成立工作,指导10个村(社区)于8月上旬分别成立了由村(社区)“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能人大户、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救急难”互助社,做好“救急难”互助社注册登记工作,完善“救急难”互助社章程,规范救助程序,真正将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多方筹集,落实资金。每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启动资金不少于3万元。资金筹集采取“三个一点”,即县财政拨一点、村集体经济拿一点、社会爱心人士捐一点。现10个村(社区)已筹集资金35万元,其中4家爱心企业给村(社区)捐助10万现金。
及时受理,高效救助。对群众因灾、因病在低保、大病救助措施未到位的间隙期,第一时间进行应急性、过渡性救助,解决群众燃眉之急,打通社会救助“最先一米”。采取“救急难”互助社主动摸排、困难群众自主申请等形式开展精准、高效、温暖救助,救助方式以资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一次救助资金上限为500元、3日内到位,真正做到急有所纾、困有所扶。
加强监管,阳光操作。加强对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工作指导监督,救助过程阳光操作,张榜公示,资金使用公正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把有限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急难救助。
据悉,该园区将多法并举增加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急难救助,不断拓宽“救急难”互助社基金覆盖面,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感受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