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晓天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抓手,立足产业振兴、瞄准区位优势、调整特色产业结构,深度挖掘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优势农特产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努力开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提质增效,特色种植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晓天镇是“舒城小兰花”茶叶核心产区,晓天镇共有茶园3.8万亩,年产干茶440吨左右,总产值1.67亿元,户均2.5亩茶,人均收入3500元。近年来,该镇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舒城小兰花”茶产业品牌,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通过“以大带小、以精带初”对茶叶生产水平进行改造提升,加大茶企业培育力度,规划建设茶叶示范片,带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集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融合发展的万佛山茶文化中心,为全茶产业链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晓天镇共有茶叶企业80余家,年销售额近亿元。2023年,晓天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橡栎),晓天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特色农业,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和扶持,带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激发产业振兴新动能。
扩规提质,优势养殖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晓天镇地属舒城县西南山区,发展养殖业具有天然优势,辖区内黄牛、黑毛猪、土蜂蜜、土鸡等资源丰富,品质优良。2023年,张田村张岭组群众回乡发展,投资200多万元,建设占地3亩的养殖大棚2座,目前已发展优质黄牛150头。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产生的牛粪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用于水稻、茶叶等农作物的基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大河村老储养殖场年产黑毛猪1000多头,创立的老班长跑山猪远近闻名,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参与黑毛猪养殖。
辐射带动,“三色+”增添全域旅游新动能
晓天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人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红色传承,充分挖掘金色、绿色、红色资源禀赋,为建设“三色舒城”展现晓天风采。做强“金色”产业,打造兰花古镇,晓天镇是“舒城小兰花”茶叶核心产区,盛产高品质兰花剑、白霜雾毫等茶叶,晓天镇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舒城小兰花”茶产业品牌,提升改造茶叶生产水平,同时,晓天镇是著名国兰之乡,兰花精品不断涌现。晓天兰花协会是全国第三家乡镇级兰花协会,晓天兰花产业蓬勃发展,养兰、赏兰、交易的从业人员已接近万人,协会成员也扩展到周边地区,交易额达到了八百多万元。擦亮“绿色”名片,书写生态篇章,围绕万佛山风景区、大别山狼谷、梯子岩瀑布、晓天“川藏线”、大龙潭漂流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晓天精品旅游路线。2023年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集镇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建设,为“兰花古镇 生态晓天”提供基础保障还大力发展茶油橡栎板栗等绿色农产品,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宣传推荐、助农销售等多种帮扶措施的全覆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晓天镇是大别山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平田烈士室、王敏烈士基九思古民居等,晓天镇立足当地丰厚的革命历史遗迹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文明实践活动,皖江机械厂(一厂)、皖中机械厂(二厂),该镇高度重视老三线厂址保护工作,将原三线厂一体化修复作为招商项目对外推介,待时机成熟后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开发+保护”建设。
综合治理,齐参与凝聚乡村建设大合力
按照“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晓天镇由点及面,补齐补强人居环境短板弱项,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全速、全域、全力按下人居环境整治“快进键”,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域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沿105国道、454省道串起方冲、三元、郭冲、和岗、南岳、朱河、白桑园等美丽中心村,“山清水秀”“鸟飞虫鸣”“绿树成荫”已成为屡见不鲜的风景。依托“千万工程”,全力打造“藏在大山里的故事村落”白桑园村,作为全省第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晓天镇聚全镇之力,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全面推进白桑园村五大振兴的“兰乡”品牌设计,着力打造“兰花”茶村、“兰心”英才、“兰花”姑娘、“兰香”家园、“兰花”党建,打造兰花香飘白桑园的兰花茶圣地。(李青松)
